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趨勢 資本市場融資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組圖】
2018年我國共享經濟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共享經濟正在向生產制造領域加速滲透,產能共享呈現加速發展態勢,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后,生活服務領域共享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而從行業資本市場的融資情況來看,2018年我國共享經濟融資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主要是共享出行領域(包括網約車、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等)融資出現大幅下降。
規模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市場結構更趨合理
共享經濟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以使用權分享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資源,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經濟活動總和。共享經濟是信息革命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新型經濟形態,是整合各類分散資源、準確發現多樣化需求、實現供需雙方快速匹配的最優化資源配置方式,是信息社會發展趨勢下強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崇尚最佳體驗與物盡其用的新的消費觀和發展觀。
2019年3月1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報告中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29420億元,比上年增長41.6%。
注:由于《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中共享經濟交易規模的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所以2017年共享經濟交易規模數據也進行了相應調整。
從市場結構來看, 2018年我國在交通出行、共享住宿、生活服務、共享醫療等7大領域積極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拓寬共享業務的布局。2018年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15894億元,占全部共享經濟交易總規模的54.02%,位列第一;其次是生產能力領域,交易規模為8236億元,占比27.99%。
從發展速度上看,2018 年各領域共享經濟增長出現新的變化。生產能力、共享辦公、知識技能三個領域較上年增幅分別高達 97.5%、87.3%和70.3%,顯著高于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和生活服務領域的增速。
資本市場融資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細分領域知識技能融資規模排第一
資本市場的融資情況也是觀察共享經濟發展態勢的一個重要窗口。根據IT桔子統計數據, 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投融資規模為469.42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55.91%,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共享出行領域(包括網約車、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等)融資出現大幅下降。
分領域看,由于2018年共享醫療領域一系列促進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出臺,穩定了投資者對行業發展的預期,共享醫療成為融資規模增速最快的一個領域,同比增長高達661.8%。同時,由于制造業產能共享處于高速發展期,也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其融資增速也高達494.1%。另外,知識技能和交通出行等領域發展較早、用戶滲透率較高、模式相對成熟,其融資規模位居前列,分別為464億元和419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對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的發展狀況、市場潛力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度剖析,以便相關決策者準確了解當前共享經濟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