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趨勢 行業初創企業大多布局在輔助診斷領域【組圖】
我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正在如火如荼得發展著,這一好現象主要得益于中國龐大的人口數據,因為龐大的人口規模意味著會促進醫療行業的快速升級,而醫療行業要想快速升級,就得依靠人工智能技術。我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現階段,大部分初創企業選擇布局在輔助診斷領域,這主要和人工智能領域圖像識別與語音識別技術較為成熟有關。最后從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產業鏈的發展程度來看,行業產業鏈正在向下游快速延伸。
龐大的人口數據為行業提供發展土壤
在中國,醫療人工智能有著先天的發展優勢。一方面,中國人口數量龐大,有充足的醫療數據,為醫療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基石。另一方面,中國足夠大的醫療市場也為人工智能企業創新提供了動力。從而使得近年來中國醫療人工智能市場如火如荼得發展著。
而其中最能反映中國醫療人工智能市場發展火熱程度的當屬資本市場對行業的追捧熱度。2018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市場火熱依舊。一方面,資本熱情不減,大額融資頻發,醫療人工智能融資總額再創新高,僅2018年前三季度就有多家公司獲投,總金額超過26億元。另一方面,已經成熟的互聯網巨頭,如BAT等,以及傳統醫療相關企業,如飛利浦等也早已重金布局醫療人工智能,大手筆向產業鏈擴展業務。
行業初創企業大多布局在輔助診斷領域
醫療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提高效率的工具,目前已經覆蓋了我國醫療產業鏈條上的四大環節。其中,醫療環節以服務患者為主,針對患者提供一系列更精準、更高效的醫療服務,并且還衍生出了如健康管理、智能診斷、智能康復等一系列服務;而醫藥、醫保、醫院環節則更多是為B端的醫療機構、企業等服務。
在國內醫療人工智能為患者提供高效服務的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醫療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誕生。從醫療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業務分布情況看,業務主要分布在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健康管理、醫院管理、手術替代等領域。目前,國內有61%的醫療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業務主要布局在輔助診斷領域,而具體業務又多以影像學智能輔助診斷系統、語音識別為主,這主要和人工智能領域圖像識別與語音識別技術較為成熟有關;布局醫院管理領域的初創企業占比為15%;排在第三位的應用領域為健康管理,占比為14%。
行業產業鏈正向下游快速延伸
在以患者為核心打造產品生態的同時,人工智能也正在向醫療產業的上下游延伸,覆蓋醫藥、醫院管理、醫保控費等流程。
在醫藥領域,人工智能主要可以應用到一下領域,如人工智能應用于化合物的構效關系分析、人工智能應用小分子藥物晶型結構預測、志愿者招募信息化等,總的來說,人工智能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可以提升藥企在研發新藥方面的效率。
在醫院管理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機器學習等方式,去替代一部分醫護人員的一部分行政工作,比如導診分診、用戶調查、數據收集等,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為醫院管理者提供一定的決策支持。目前,人工智能在醫院管理方面應用最多的就是智能導診與分診。
目前,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推廣醫保監督模式。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將人工智能技術與“三醫聯動改革”相結合,在醫保監督領域,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動醫保智能監管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3章對國內外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4、5章對醫療人工智能的商業模式與產業鏈的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