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地鐵行業裝備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提高國產化率勢在必行【組圖】
地鐵裝備市場發展良好
地鐵裝備主要包括車輛、通信與信號系統、車載PIS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以及其他機電裝備等,其制造具有很強的技術壁壘和一定的資金壁壘,不僅需要相關資質,而且基本上都有相關經驗的要求。
例如,車輛投標企業必須具有整車產品技術和相應的開發能力(所開發的產品通過型式認證),具有列車網絡控制技術和相應的匹配試驗裝置;牽引系統投標企業需具有產品研究開發、工程化設計能力和技術,并擁有通過型式試驗認證的產品;信號系統投標企業需具備一個完整信號系統的供貨能力和集成驗證能力等。
近年來,受益于地鐵建設熱潮,地鐵裝備市場整體發展態勢良好。首先在地鐵車輛方面,隨著中國城軌交通建成地鐵線路數量與長度的增加,地鐵配置車輛數量也在逐年增長。2012年,中國城市建成地鐵配置車輛數量首次突破10000輛,同比增長22.9%;到2017年底,建成地鐵配置車輛數量已達到21628輛,較2016年增長了21.4%。
與此同時,我國在基建補短板趨勢下,全國范圍內依舊掀起了新一輪地鐵建設熱潮,每年在建地鐵配置車輛數量還在不斷增加。2017年,全國在建地鐵配置車輛數量超過7萬輛,達到71079輛,同比大增209.9%。
通信與信號系統方面,國內有關信號廠商對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研究、開發起步較晚,市場投入有限,信號技術與國際先進的信號公司具有較大的差距。目前國內尚不具備提供整套ATC系統的能力,尤其是不具備提供基于通信的ATC系統的能力。
為了滿足軌道交通系統的建設要求,絕大多數軌道交通線路的信號系統,尤其是采用基于無線通信的移動閉塞信號系統,其核心子系統均采用進口設備,其核心技術由外國公司掌控,其他子系統和輔助設備采用國產設備。
車載PIS系統方面,自上海率先建設國內第1套軌道交通領域的PIS系統以來,國內地鐵PIS系統運營效果良好,收獲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未來隨著地鐵建設加快,2018-2023年,地鐵PIS系統市場需求每年可保持在4500套以上;到2023年,地鐵PIS系統市場需求將達到6596套。
自動售檢票系統方面,全國新建的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都選用了非接觸式IC卡技術,具有很高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更高的安全性,系統設備更為簡化,卡票現象大為減少,機械維修和調整維修的工作量也相應減少;同時,也為乘客帶來更大的方便,乘客不需從提包中取出車票也能方便地檢票通過。
其他機電裝備方面,供電工程約占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總成本的2%左右,但關系到整個工程的運轉質量,因而項目投資方一般會挑選運行經驗豐富、過往業績良好的企業的產品。在牽引變壓器市場中,具有豐富供貨業績的龍頭企業具有先發優勢。
提高國產化率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地鐵裝備市場國產化率低,設備綜合國產率只有70%左右。以深圳地鐵1號線為例,深圳地鐵1號線信號系統國產化率為53.91%,通信系統國產化率為54.6%,屏蔽門為54.4%,防災報警系統(FAS)為66%,車輛段設備為72.9%。
這些設備系統國產化率偏低,對地鐵行業進一步發展帶來影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投入成本,雖然已經實施裝備國產化計劃多年,但是由于裝備平均國產化率仍然偏低,所以城軌裝備成本始終降不下來。所以,加快關鍵裝備國產化是城軌交通裝備市場主要發展趨勢。
除提高國產化率外,提升智能化水平也將成為地鐵裝備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國內城市地鐵建設規模的不斷增大,城市地鐵智能化系統市場容量正越來越大,2018年預計在116億元,未來有望延續增長勢頭。
以上數據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地鐵行業發展前瞻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地鐵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地鐵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地鐵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