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光纖光纜光棒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分析 市場集中度較高【組圖】
市場集中度較高
當前,我國光纖光纜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占據著主要份額,這些企業主要包括長飛光纖、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特發信息、通鼎互聯、鑫茂科技、永鼎股份、通光線纜等。
其中,長飛光纖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企業,2017年光纖光纜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處于第二階梯的有亨通光電、中天科技以及烽火通信,光纖光纜業務收入在50-100億之間;其余企業的光纖光纜業務收入相對較少。
從各光纖光纜業務在公司總體經營中的戰略地位來看,對于長飛光纖來說,光纖光纜業務是其絕對主營業務,且業務結構單一,2017年光纖光纜業務占比達到98.62%;亨通光電和中天科技的光纖光纜業務規模次于長飛光纖,但相對長飛光纖,其業務結構較為多樣化,光纖光纜業務占比也相對較低,2017年分別為34.12%和25.90%。
從光纖光纜產銷量來看,長飛光纖的產銷量均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銷售量遠高于生產量,主要是公司除了自產產品銷售,還有代理銷售;通鼎互聯由于光纖產品主要自用生產光纜,最終以光纜產品形式對外銷售;其余幾家企業的產銷規模基本平衡。
光棒市場集中度也較高,長飛光纖光棒產能于2017年全部達產,目前產能高達3250噸左右,穩居行業第一的位置;其次是亨通光電,2017年光棒產能全部達產,產能為1500噸。其他企業如通鼎互聯、中天科技以及杭電股份等也在不斷擴大光棒的產能,預計到2019年底,我國前六大光棒生產企業的光棒產能將達到9400噸左右。
總體而言,中國在光纖光纜光棒產業的生產、研發以及到今天能在全球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經歷了從無到有、逐步形成產業化以及后來的重組、兼并、整合的十年歷程,發展到現在已經進入健康的市場秩序,優勢企業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市場份額逐步向少數規模、技術、資金較強的企業集中。
同時,由于受運營商集中采購政策影響,進入門檻和價格透明度都比以前提高,具備規模效應的光纖光纜光棒生產企業優勢會更加突出。目前,一些規模較大的光纖光纜光棒企業,由于多年積累,已經樹立了知名的品牌,在運營商招標采購中明顯占據優勢。而中小企業在行業復蘇的背景下,競爭壓力會更大。
5G帶動更多需求
光纖光纜光棒目前廣泛服務于當前的網絡時代,長距離的主干傳輸、光纖到戶以及未來5G應用等,都會在接下來的10年間推動光纖光纜光棒行業向前發展。
短期內,光纖光纜需求量主要由光纖到戶建設拉動,但是光纖到戶建設存在時間節點,國內主要城市已相繼完成光改,光纖光纜需求量增速放緩將不可避免。因此,長期發展動力還依賴于5G。
5G全網覆蓋需要基站數量約為4G時代1.5-2倍,共計900萬基站。在前傳環節50%場景將會采用光纖直連方案,消耗大量光纖光纜;中傳、回傳全面采用OTN技術組網,產生類似于目前城域網的光纖光纜需求。可見,隨著5G建設進程的加快,其將帶動更多的光纖光纜需求。
可以預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短期仍將繼續加大固網寬帶建設,而中長期將加大在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建設,光纖光纜作為網絡建設的基礎,未來需求將持續旺盛。也將帶動行業企業加緊光纖光纜的開工。未來幾年,中國光纜以及光棒產量仍會保持較快速度進行增長。前瞻預計到2024年,中國光纜產量將會達到8.08億芯千米,光棒產量將會達到1.40萬噸。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光纖光纜光棒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綠色農產品包裝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綠色農產品包裝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綠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