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業無人機行業技術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西北工業大學專利申請最多【組圖】
工業無人機是指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輔助手段來替代原有工具以服務于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中的無人駕駛的航空器。近幾年來,工業無人機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但受制于行業技術的發展水平,目前,行業市場規模仍有待進一步開拓。據統計,2018年,工業無人機專利數量達1208件。
2018年工業無人機專利申請量達1208件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發布《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等政策,將航空產業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方向,有序開放低空空域,引導支持航空裝備制造業和相關產業做大做強。在政府的引導下,工業無人機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發展。
據統計,2012-2017年,中國行業專利技術呈快速增長的趨勢。2012年,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僅21件,至2017年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達319件,其年復合增長率達72.31%。截至2018年末,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達306件,同比上年略有下降。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申請最多
從專利申請人的角度來看,截至2018年末,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最多的是西北工業大學,專利數量達338件,占比達6.5%;其次是廣東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利數量達319件,占比達6.13%;排名第三、四、五的分別是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專利申請量分別達105件、92件、91件。。
工業無人機VS消費級無人機VS軍用無人機技術對比
從產品定位和發展方向上看,消費級無人機更為注重用戶體驗,如功能多樣性,操作便利性;工業級無人機則以滿足作業任務為目標,根據不同用途在續航時間、載重量和作業半徑等性能方面有更高要求。
早期的無人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在越南戰爭、海外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局部戰爭中都曾見無人機的身影,如美國的“全球鷹”、“捕食者”等均為軍迷朋友們所熟知,此類無人機往往體積龐大成本高昂。而近年來,隨著軍用無人機項民用領域的開放,國內眾多軍用無人機制造商開始尋求無人機與各行各業的結合之路,工業無人機的應用也走上日程。
工業無人機專利技術構成情況
從專利分布情況來看,截至2018年末,B64飛行器;航空;宇宙航行的專利數量最多,占比達38.98%;其次是G05控制,調節,專利數量占比達12.93%;排名第三、四的分別是G01測量測試以及H04電通信技術,占比分別達10.25%、6.05%。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工業無人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工業無人機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