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企業孵化器行業細分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延續良好發展態勢【組圖】
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按照服務對象的不同,企業孵化器可進一步細分為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國際企業服務器、國家大學科技園等類別。
具體來看,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初創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為入孵企業提供研發、中試生產、經營的場地和辦公方面的共享設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財務、融資、市場推廣和培訓等方面的服務,以降低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為社會培養成功的科技企業和企業家。
我國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發展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經過多年的探索,現已趨于成熟。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數據,2016年,納入國家火炬項目計劃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共有859家,其中,東部地區所占比重最大,約為62.17%,為534家;其次為中部地區,占比為15.60%;占比最小的為東北地區,為7.45%。
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是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和國家外專局共同批準認定的、以服務于留學回國人員創業為主的公益型科技服務機構。1994年,我國第一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南京金陵海外學子科技工業園誕生,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已由最初的稚嫩走向了成熟。
根據人社部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留學人員創業園351個,比2016年增加4個,其中省部共建創業園49個;入園企業2.3萬余家,8.6萬名留學回國人員在園創業,比2016年增加0.7萬人。
國際企業孵化器是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國際化的先行者,在推動自身國際化進程和產業集聚的同時,廣泛引進國外資金、先進企業、先進技術和管理人才,為區域間、國際間的合作發揮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以具有較強科研實力的大學(研究型大學或大學群體)為依托,利用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實驗設備、文化氛圍等綜合資源優勢,通過包括風險投資在內的多元化投資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在大學附近區域建立從事技術創新和企業孵化活動的高科技園區。
近年來,隨著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地方政府和高校更加重視大學科技園建設,國家級、省級和高校自辦的三級大學科技園體系日趨成熟。截至2017年底,全國累計認定國家大學科技園115家,涵蓋全國絕大部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高校。
雖然國家大學科技園數量不再增長,但入駐的在孵企業及累計畢業企業仍不斷增長。2017年,國家大學科技園入駐的在孵企業10448個,其中新孵企業2696個,分別較上年增加587個、123個;累計畢業企業9866個,較上年增加677個。
發展前景依舊廣闊
目前,我國科技創業活動已進入高度活躍期,對孵化服務的需求更加旺盛,各類別企業孵化器發展前景廣闊。
以國家大學科技園為例,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我國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大學科技園在“十三五”期間的持續、健康發展。
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學校“十三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也表示,要優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和大學科技園的結構和布局,加強規范管理,提升建設水平和創新能力;依托大學科技園區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為學生創業提供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共享空間,降低創新創業成本和門檻。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企業孵化器產業市場前瞻與運營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創業者的不斷增加,創業的困難程度也不斷增強,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創業成功,都能夠維持下去的,企業孵化器則成功解決了創業初期困擾創業者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那些想創...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