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顛覆傳統房地產中介的愛屋吉屋,為何到頭來革了自己的命?
2018年2月,曾經的明星“獨角獸”、二手房行業顛覆者與革命者、互聯網房產中介平臺愛屋吉屋,近日被曝出官網、APP已經停止運營。據報道,目前愛屋吉屋官網頁面顯示的是“一樓房東”。一樓房東成立于2017年11月,主要為租客提供一站式中高端租房服務,其運營方是水光(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一、曾經,愛屋吉屋成為最快完成五輪融資的獨角獸企業!
愛屋吉屋成立于2014年3月,從創立到2015年是該公司的巔峰時期。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6月到2015年11月,愛屋吉屋完成從A輪到E輪五輪融資,累計融資3.5億美元,估值10億美元,融資方也全是大牛,順為資本、淡馬錫、晨星資本、高瓴資本等等。愛屋吉屋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最快完成五輪融資的獨角獸企業。
實際上,伴隨著愛屋吉屋高速發展,其問題也不斷頻現。通過搜集資料發現,早有中介指責愛屋吉屋涉嫌變相抬高房價擾亂市場秩序,也有消費者指責其租房協議霸道、經紀人培訓體系不健全或影響交易安全,其100%真房源承諾也受到質疑,曾經發展勢頭迅猛的愛屋吉屋早已四面楚歌。
二、復盤愛屋吉屋由盛轉衰、急轉直下的發展歷程
2014年9月,愛屋吉屋依靠“上海租客傭金全免”的補貼策略和蔡明代言的廣告,迅速躍居市場份額前列。
2015年春節后,愛屋吉屋在上海和北京開展上線二手房業務;5月進入廣州、深圳;7月進入天津和杭州,愛屋吉屋在地產殺入上海前三,僅次于中原和鏈家;8月進入武漢和成都;9月進入南京和重慶,愛屋吉屋在上海的二手房交易達到2400多套,僅次于鏈家的4000多套,排名上海第二。
2015年是愛屋吉屋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年,一舉殺入房產中介前五,在上海市場份額接近5%,北京市場也有3%左右。這一年,愛屋吉屋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網簽交易數據顯示總成交17893套,套均總價接近180萬,預估全年總成交略高于2萬套,GMV約為400億元人民幣。為了達到這個數字,鏈家走了十年,而愛屋吉屋只用了一年。
然而,2016年開始,愛屋吉屋在房地產市場的份額開始下降。五年過去,愛屋吉屋最終以停運退場。
2016年2月,向來打著低價招牌的互聯網房中介的愛屋吉屋,開始在其上海市場的互聯網官方網站對網上租房的傭金進行了價格上的調整,將月租小于等于8000元的租房,抽取其房東和租客的交易的房租價格的35%作為傭金。對于月租大于8000元的租房,則是按照一個月房租作為傭金。
2016年,愛屋吉屋市場占有率急速下滑,上海市場份額3月跌至2.3%,4月下滑到1.5%,北京市場份額5月跌至2.03%,6月下滑到1.46%。2016年11月,突然曝出大裁員,后臺職能部門400人被裁,占職能部門總人數的20%,相當于公司全體員工數的6%,成為公司成立32個月以來最大的一次人員調整。
2017年9月,愛屋吉屋已注銷超過15家子公司,為了盈利,公司的發展模式也從一開始的不設立線下門店變成了開設線下門店,此外還加入了互聯網金融理財業務。如今愛屋吉屋的APP,變成了一個既賣房也賣理財產品的平臺,據相關媒體報道,愛屋吉屋“愛理財”理財產品中主打的是一款名為“房產寶”的產品,年化收益為6.5%至9%,定向投資愛屋吉屋的真實房產合約,即為客戶的房產交易墊付資金。
2019年2月,愛屋吉屋APP、網站停止運營。
三、愛屋吉屋為何到頭來革了自己的命?
首先是愛屋吉屋過度認為傳統行業暴利,迷信價格戰。打著顛覆傳統中介公司旗號的愛屋吉屋和所有進入傳統行業的互聯網人一樣,認為“傳統行業暴利、傳統行業水平低”,決心用價格戰血洗傳統行業,于是采用了低傭金、高底薪、巨額廣告的形式來搶占市場,但這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虧損。等價格戰一取消,市場份額立刻下滑。
其次是愛屋吉屋過度迷信互聯網思維神話,不開設地面門店,這就導致其失去了可持續的房源、客源開發和客戶服務基地,沒有門店,拓展和服務都受影響。再加上,互聯網房中介與傳統中介最大的不同就是無中介門市店,這就讓消費者對互聯網房中介的房源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目前,虛假房源是整個線上房產和中介網站的通病,然而互聯網房中介沒有實體店為信任支撐,這就是互聯網房中介又一大危機。等意識到這條道路走不通時,愛屋吉屋終于開始大舉增開門店。但這就意味著它已經和傳統中介沒什么區別了,其曾經高喊的互聯網模式大體宣告失敗。
另一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線上線下模式的開啟,中原、鏈家等這些傳統的房中介大頭也涉足互聯網,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房源信息網站。至今鏈家已經將自有的自如網制作成為預訂、看房、簽約、支付、報修等服務一條龍的網站,與互聯網房中介將占網上租房市場,這就演變成了互聯網房中介和轉型后的傳統房中介之間的較量。
從目前傳統中介行業市場根本邏輯來看,愛屋吉屋的模式也有違市場現狀。我國目前實行的房地產中介制度是雙邊代理制,房地產中介撮合二手房買賣雙方交易,通過中介買賣二手房,簽署的買賣合同都是三方合同。中國的中介從根源上的弊端是雙邊代理制,在任何情況下,一手托兩家,必然都會損害交易中一方利益,中介作為居間方為了撮合成交必然會聯合強勢的一方去打壓弱勢一方。這是一切中介生意的基本原則和邏輯,只能討好有話語權的一方。很顯然,愛屋吉屋并沒能改變雙邊代理的中介制度,而互聯網中介看似無懈可擊的生意模式——降價,在中介行業里毫無顛覆能力。
前瞻認為,強化經紀人的雙邊服務角色,這個發展的方向才能讓行業以經紀人為核心真正合作起來。
四、房地產中介行業互聯網+浪潮涌起
依托互聯網,后地產服務市場上大致出現了三類服務商。一類是信息平臺提供商,主要為大型的信息平臺網站,如58同城、安居客、趕集網等;第二類是由信息平臺轉為交易平臺的企業,如搜房網;第三類則是以經紀人為核心的提供后服務地產全產業鏈服務的企業,如鏈家等。
1、信息平臺模式
大型的信息平臺網站,以體量大、客戶流量大為競爭優勢點,如58同城、安居客和趕集網,該類企業以提供大量的房屋信息為專注點,而且不收取成交傭金,主要以龐大的網站流量吸引廣告投放為盈利點,但有著效率不高和房源信息的真實性存疑等問題。
2、交易平臺模式
從信息平臺轉型為交易平臺的企業,如搜房網、新浪樂居、吉屋網、貝殼找房等,該類企業目標客戶群體直接向C端轉移,構造自身的房源和客源系統,以真實房源作為核心競爭點,以二手買賣傭金或服務費作為營業收入。
3、中介自營模式
以經紀人為核心的提供后服務地產全產業鏈服務的企業,如鏈家、房多多、愛屋吉屋、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以鏈家為例,其提供的服務涉及資產管理服務、交易管理服務和金融管理服務,業務覆蓋租賃、新房、二手房、資產管理、海外房產、互聯網平臺、金融、理財、后房產市場等領域,針對產業鏈上下游旗下擁有多家分拆企業或品牌,包括租房、搬家、裝修等增值服務,是國內最大且唯一具有全產業鏈服務能力的房產O2O平臺。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房地產中介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房地產中介服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房地產中介服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房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