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國外先進經驗為我國“指路”【組圖】
農村垃圾產生量持續增高
近幾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城鎮人口持續增長,農村人口有減少的趨勢,但是從農村垃圾的產生量看,總量不斷增加,人均農村垃圾產生量表現為大幅增加的趨勢。據統計,2010年我國農村垃圾的產生量為42.78億噸,至2017年農村垃圾產生量為50.09億噸,由此可見,農村垃圾的產生量大幅增加。
農村生活垃圾從收集、運輸、中轉到處置,需要構成農村垃圾的收運及處置系統,如果各個環節處理得當,可以產生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近幾年,我國經濟的發展迅速,但與國外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并且國外發達國家處理農村垃圾的先進經驗,有利于我國農村垃圾處理行業更好的發展。
美國農村垃圾處理模式
美國農村的大多數人不是住在市鎮,每家每戶都有一定的距離,比我國農戶的分散居住程度高。導致了美國農村垃圾先是由家庭為第一步收集,每戶都配備一個帶輪子的垃圾箱,居民每天早晨送到公路邊。美國擁有完善的農村垃圾收集運輸網絡,之后再由專車帶走分類垃圾。
德國農村垃圾處理模式
德國的收運理念是“亂倒垃圾是犯罪”,更為嚴格。其收運模式主要是居民將有機垃圾和無機垃圾用不同顏色的垃圾箱分類收集,經過專用收集車輛的運輸,到達指定處理點集中進行處理。
日本農村垃圾處理模式
日本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國家,更加注重回收,其回收理念強調“各種垃圾分類回收”,對垃圾劃分更加細致。運作模式是將可回收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開投放,專用垃圾車定期收集并且經過嚴格分類的廢棄物,然后直接送入處理廠回收利用。對垃圾車也有細分,自動封閉式垃圾車裝載易惡臭等二次污染的垃圾,自動加壓式垃圾車裝載易拉罐等廢物成片的垃圾。
國外處理模式經驗借鑒
加強相關立法工作,規范不良行為。早在90年代,美國出臺多項法律法規,如1980-1990年美國相繼出臺《油再利用法》、《醫療垃圾追溯法》和《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德國更是嚴格,“亂倒垃圾是犯罪”,及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日本注重垃圾回收,因此對于廢棄物亂扔有嚴格的法律限制。國外對于農村垃圾處理都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既保護環境,也提升垃圾處理效率,我國應該逐步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多元化處理,注重回收利用。日本垃圾處理的優先順序是:垃圾減量→回用→回收→能量利用→安全處理,這一理念可以更好指導我國垃圾處理行為,可以創造二次收益。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西部地區應該借鑒美國農村垃圾處理經驗,東部地區應該借鑒德國農村垃圾處理經驗。
農村垃圾產生量的不斷增加,也相應促進農村垃圾處理能力的提升。現階段,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度的加快,各地紛紛開展“美麗鄉村”的建設,未來在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及人們素質及環保意識提升等的影響下,我國農村垃圾處理行業將得到較好的發展,未來前景廣闊。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從中國農村垃圾處理行業的定義、特征及產業鏈出發,深入分析了行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各國農村垃圾處理的經驗、中國農村垃圾處理技術發展狀況、中國農村垃圾處理細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