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與升級,那些正在消逝的行業盤點之——數碼相機:出貨量大幅減少,龍頭企業轉型“自救”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拍照和美顏功能不斷完善,并逐步取代了中低端相機,對數碼相機行業造成了明顯沖擊。事實上,自2010年以后,數碼相機的出貨量總體就在不斷下滑,而業內龍頭企業相機業務業績下滑、新品更新速度放緩、相機業務規模不斷縮減等種種跡象也表明行業的景氣度正在不斷下降,未來龍頭企業或將通過業務轉型升級或者多元化來實現“自救”。
數碼相機成像技術日益精進,但行業發展已明顯衰落
縱觀數碼相機的發展歷程,1975年,第一臺數據相機的誕生標志著元器件成像對膠卷成像的顛覆,并在之后的40余年發展過程中歷經了4次像素爆炸,促使數碼相機像素不斷攀升。而隨著像素的提高,以及數碼相機輕便、快捷等諸多優勢,使其迅速替代膠卷相機,并在21世紀初成為市場主流。
事實上,像素發展一直是數碼相機的核心所在,高像素代表了相機發展的技術水平。發展至今,數碼相機的像素已經達到了5000萬以上,相比于1975年的100×100分辨率的黑白照片,目前的數碼相機成像技術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盡管如此,數碼相機卻面臨著來自智能手機的巨大沖擊。
具體來看,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打電話、發短信只能算最基本的功能,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就需要更吸引人的賣點。這種情況下,手機的拍照美顏功就能越來越受到重視,現在已經基本取代了中低端相機,而高端單反相機對普通用戶并非剛需,只有小眾的發燒級攝影愛好者選擇購買。當數碼相機、卡片機的市場份額被鯨吞后,剩下的專業相機板塊的窄眾消費很難支撐專業相機品牌的銷售規模。
據日本相機影像機器工業會(CIPA)的統計,2010年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達到最高峰的1.22億臺,而此后連續6年下降,2012年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低于1億臺,2016年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只有2011年的1/5,僅0.24億臺。盡管2017年日本國內數碼相機出貨量約為2498萬臺,同比增長了3.3%,這是數碼相機全球出貨量時隔7年出現的小幅增長;而在過去的2018年1-11月,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量僅為1810萬臺,同比大幅下滑了22.43%。由此可見,數碼相機的出貨量下降仍是常態,2017年的“回光返照”意義不大。種種跡象顯示,數碼相機市場的頹勢已顯,相機逐漸淪為夕陽產業不可阻擋。
龍頭企業受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大,數碼相機業務衰退顯著
數碼相機巨頭業績下滑
在數碼相機整個市場不斷縮小,行業日漸衰退的影響下,業內龍頭企業的業績將受到直接沖擊。近年來,各相機巨頭的數碼影像產品業務部門業績持續下滑。
以尼康為例,從2012-2016年集團銷售額下降了68%,2017財年(截至2017年3月),公司營收同比下降了8.6%,凈虧損71.0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億元)。根據尼康2018財年3季度的財務報告,18財年三季度共銷售可換鏡頭相機247萬部,銷售鏡頭369萬只,取得收入1160億日元,前三季度總收入為2912億日元,同比下滑了3.2%。
而對另一相機巨頭佳能而言,盡管在2017年實現了總體營收和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但是佳能集團影像業務的營收增速卻明顯低于總營收增速。而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和營業利潤分別下滑了2.2%和3.6%;其中,影像業務銷售額下滑幅度更大,達到了10.7%。
數碼相機產品更新放緩
此外,產品更新頻率也是體現行業景氣度的重要指標。回顧過去,索尼在2010-2013年的巔峰期時,每年都有20臺以上的新機發售,而到了2017年只有4款售價5000元及以上的產品,分別是運動相機RX0,微單相機A9和A7RIII,還有長焦相機RX10 IV,這個發布數量回到了1998年的水平;2017年作為尼康成立100周年紀念年,也僅僅發售了兩款新的主力機型,分別是尼康D850與尼康D7500;同時,2017年佳能也僅發布6款產品。而在2018年各廠商的新品更新款數也均在5款以下,產品更新數量進一步減少。而相機廠商對推新的保守策略也間接說明了行業的不景氣。
日本數碼相機巨頭頻繁關廠
此外,許多數碼相機巨頭企業還出現了頻頻關廠的事件。例如,2017年10月底,尼康中國宣布停止主要從事數碼相機、數碼相機用組件制造的尼康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的經營;2018年1月,尼康在巴西官網宣布退出巴西市場;2018年4月,另一家日本相機品牌卡西歐也宣布退出消費類卡片機市場,轉而專注高附加值相機領域;2018年5月,奧林巴斯關閉深圳工廠等。可見,近年來日本相機產業全面受挫已是大趨勢,巨頭企業關廠縮減相機業務規模實屬無奈之舉。
數碼相機行業路在何方?
盡管數碼相機銷量因為智能手機拍照功能而受到嚴重沖擊,數碼相機產業或再難像從前那樣輝煌,但并不意味著數碼相機產業就徹底沒落。變化在于,原來卡片相機的功能將日益被智能手機取代,低端的相機產品將逐漸被市場放棄;數碼相機定位將提高,成為特定用戶才會購買的產品,諸如攝影攝像等對專業器材有著嚴苛的要求的行業。由此可見,特定用戶對于專業高端相機的需求是智能手機無法取代的。
此外,作為相機企業,應注意拓寬產品鏈,朝相關多元化方向去發展,諸如航拍、VR實景攝影、全景攝影等領域,結合一些新的消費,開辟新的相機應用市場。
可以看到,在巨大的壓力面前,相機巨頭正在開展“自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是近些年傳統影像巨頭的發展趨勢。比如佳能以3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4億元)收購瑞典攝像頭巨頭AXIS,依靠AXIS公司在視頻處理技術進軍監控攝像頭領域;萊卡、索尼等廠商選擇和諾基亞、華為等手機企業合作,將自己的專業光學技術呈現在手機鏡頭之中;索尼則在2014年出售PC業務后將重心轉向游戲、娛樂領域......等等。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碼相機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幫助數碼相機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數碼相機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數碼相機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瞻性地把握數...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