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市場規模逐漸提升【組圖】
經濟發展產業轉移 行業市場規模逐漸提升
質量檢測是指檢查和驗證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的活動。它分為空氣質量檢測、工程質量檢測、產品質量檢測、環境質量檢測等。質量檢測有時也可以稱測試或實驗,是指對給定的產品、材料、設備、生物體、物理現象、工藝過程或服務,按照規定的程序確定一個或多個特性或性能的技術操作。為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到一定程度,必須在規定的檢測范圍內,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方可。檢測結果應記錄在案,通常是采用檢測報告或檢測證書等方式。
近年來,全球質量檢驗檢測行業規模不斷上升,一些發達國家因起步時間較早,已經在國際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現全球市場占有率最大的檢測機構歸屬美國。據有關調查,2017年,美國質量檢測規模占據首位,占市場規模的35%;德國位居第二,占比為25%;中國位居第三,為24%。
制造業的推動,使我國進入質檢行業的“世界大國”。同時也使我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不斷上升,2017年,我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632.52億元,較上年增長27.48%。結合近幾年的發展前景,預計未來社會的各方面發展對質檢行業的需求仍會增加,市場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按近年的平均增速來看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800億元。
華東區域占比近半 私營企業多競爭大
從國內市場分布來看,我國各區域經濟發展、制造業布局和工業發展進程各有特點及存在差異,導致各區域市場質量檢驗檢測市場結構及份額存在差距。華東和華南是我國重要產業基地,受產業集群影響,我國質量檢驗檢測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兩個地區占有67%的市場份額。華中、華北和西南近年來發展較大,其所占比重也較大。
2017年,檢驗檢測業務量已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由于檢驗檢測準入“門檻”低,近年來,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高速增長,成為推動檢驗檢測市場發展的新生力量。但由于我國強制性的檢驗由國家機構統一安排,其余需求都由私營機構和外資機構來滿足。
但我國質檢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形成較大的龍頭企業,企業的競爭力也普遍較低,行業整體分散,集中度不高。按2017年營收排名,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為21.18億元,其次為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營收為6.43億元,而2017年質檢行業總營收已經超貴2千億元。
我國之間行業與國外已經進入戰略與生態競爭層次檢驗檢測行業相比,仍處于質量與服務的競爭層次。所以現階段,檢測技術、檢測設備、專業人才、運營能力等是質檢行業發展的關鍵,只有更好地掌握了這幾方面,企業才有更好的服務和質量,在市場競爭中才能夠快速脫穎而出,在如此分散的行業中占據優先位置。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質量檢驗檢測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質量檢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