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廢鋼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分析 國產廢鋼設備競爭力擴大【組圖】
廣義上的廢舊鋼鐵都可以稱之為廢鋼,在理論上,鋼鐵的循環利用率應該達到100%。故,廢鋼是回收價值最大的再生資源。從大來源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國產廢鋼和進口廢鋼,中中國產廢鋼又分為自產廢鋼、加工廢鋼與折舊廢鋼,而進口廢鋼主要起調節作用,占比不足1%。
2018年底,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于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的公告,將廢鋼鐵、銅廢碎料、鋁廢碎料等8個品種固體廢物從《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自2019年7月1日起執行。
加工、自產廢鋼最易回收 折舊廢鋼產量最大
根據國際慣例,廢鋼的產生來源有自產廢鋼、加工廢鋼和折舊廢鋼。其中加工、自產廢鋼最易回收回收率一般也能達到90%-100%,折舊廢鋼產量最大,其產生率有80%-90%。
鋼廠一般都能夠自己回收自產廢鋼使用,因此自產廢鋼一般不進入社會流通環節,這部分回收率一般能達到100%。鋼材下游的制造商如汽車、家電、機械等制造廠商在生產裝配過程中產生的加工廢鋼,其成色較好、回收難度小,因此回收率一般也能達到100%。而折舊廢鋼,主要為終端中汽車、建筑、機械設備等產品使用壽命到期后,報廢產生的廢舊鋼鐵,為三種廢鋼中回收難度最大的一種,也是廢鋼的最大來源。
中國廢鋼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廢鋼行業涉及廢鋼回收、廢鋼加工配送等環節。在廢鋼加工配送環節,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準入標準,截止到2017年底,已有5批191家企業符合準入標準能夠提供廢鋼的加工配送,而且從企業分布區域看,主要集中于華東地區;其次是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而涉及到更廣泛層面的廢鋼的回收環節,國家則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準入標準或者政策,該領域大中小型企業參差不齊,不規范操作經常發生,競爭手段以價格戰為主,可行有效的商業模式尚未建立,絕大部分正規的回收企業在廢鋼業務上并不能實現可觀的收益。
2013-2017年,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分五批公布復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一共191家,分布在江蘇、湖北、安徽、山東,河北、河南等省市。其中,江蘇省廢鋼加工行業準入企業數量最多,5批共有30家企業入選,占所有批次企業數量比重高達15.71%;其次是湖北省,準入企業數量17家,占比8.9%;排在第三位的是安徽省,準入企業數量為16家,占比8.38%。總的來看,前8個省市的準入企業數量高達125家,占比為65.44%。其余省市地區的準入企業數量合計66家。
國產廢鋼設備競爭力擴大
目前廢鋼設備企業國外知名的有德國林德曼、亨希爾、美國哈里斯、美卓、日本森田等,這些企業均擁有幾十年的設備研發、生產經驗,產品質量高于國內。早期國內處理設備均從國外進口,但目前由于國內缺乏大型處理廠,國外企業有優勢的大型設備需求較少,國外企業市占率較低,其中美卓公司自2011年以來,由于鋼材市場的震蕩運行以及國產設備進口替代等原因,業績開始不斷下滑。目前國內市場由國產廢鋼設備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此前,國內廢鋼設備企業主要有江蘇華宏、湖北力帝、安陽鍛壓、南通鍛壓、臺灣正合興等,基本上都是從仿制國外設備起家。由于2011年以后鋼鐵產業陷入低潮期,設備企業生存壓力明顯加大,其中南通鍛壓等企業進行業務轉型,而中金再生等公司均已經倒閉退出市場。通過不斷探索市場規律、拓展業務渠道,目前江蘇華宏、湖北力帝已經度過行業嚴冬,發展成廢鋼設備生產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全的企業,且國內僅這兩家公司設置研發部門,已形成較強的用戶粘性。而由于廢鋼處理設備規格大、工況惡劣,其工藝、穩定性提高需要研發人員常年累月的積累,其它同行企業再進入市場并占據一席之地需要時間,目前廢鋼設備產業正趨于集中化。在當前廢鋼回歸主流鋼廠,處理設備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該類龍頭企業率先實現受益。
廢鋼加工設備前景廣闊
《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先進的加工設備(破碎線、門式剪切線、移動加工設備等)能力超過60%,逐步淘汰火焰切割等落后加工方式和落后加工設備。前幾年由于鋼鐵行業不景氣,大量設備企業倒閉或轉型。然而廢鋼設備加工市場受到需求驅動,市場訂單依然不減。
據前瞻測算,2019年,全國廢鋼行業加工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21.7億元,2024年或超過300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廢鋼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廢鋼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廢鋼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廢鋼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