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銅冶煉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銅冶煉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位置【組圖】
銅冶煉相關政策
我國銅冶煉行業設立了比較高的門檻,政策對銅冶煉新建項目的規模、技術、環保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016年10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提高銅冶煉的技術水平,鼓勵銅等其他金屬新建冶煉廠,其他金屬等擺脫對外的依存度,把工業所用的基礎金屬牢牢抓在手中,有利于銅冶煉行業的發展。
銅冶煉行業產業鏈
銅是重要金屬資源,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有著廣泛用途,在國民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精煉銅、銅材生產國和消費國。銅冶煉方式為火法冶煉和濕法冶煉,濕法冶煉的推出使銅的冶煉成本降低,現今,銅冶煉方式普遍采取濕法冶煉。
銅冶煉行業產業鏈包括上游、中游、下游。整個銅工業包括采礦、選礦、粗銅冶煉、精銅冶煉、銅加工整個產業鏈。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消費銅產品排名第一的國家,國內需求比較旺盛,銅精礦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國內企業大部分從事銅產品的加工。銅冶煉行業產業鏈圖如下:
銅冶煉在國民經濟占據重要位置
銅產品應用領域廣泛,銅產品消費需求不斷增長。其上游銅冶煉行業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據重要的位置。
數據顯示,銅冶煉行業工業銷售收入在我國GDP中所占的比重整體呈上升態勢。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數據,我國2017年銅冶煉行業銷售收入達8851億元,占我國GDP的1.07%,預計2018年銅冶煉行業銷售收入占GDP比重達1.1%。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對銅的需求仍將保持穩定增長,行業有望保持穩定的增長。
工業經濟穩定增長,銅冶煉行業發展環境變好
銅產品由銅冶煉加工而來,應用領域有電力行業、電子行業、建筑行業、機械行業等,工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基本金屬,在我國銅材料的消費僅次于鋁。自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進程加快,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2012-2017年,我國工業增加值保持著逐年上升的趨勢, 2017年,工業增加值為27.99萬億元,為近五年最大值,增加的幅度比較大。
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4%,增速保持穩定。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生產穩定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效益明顯提高、新動能加速成長、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向好。未來隨著工業經濟的增長,工業中涉及的銅、鐵等金屬的市場需求量也將會增長,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銅冶煉行業的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銅冶煉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銅冶煉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銅冶煉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銅冶煉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