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質押融資發展目標明確 國家及地方支持舉措不斷
一、獲多方支持,行業穩定發展
自2014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財政部以市場化方式,確立了在北京建設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隨后,全國各地積極展開了知識產權試點建設工作。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支持下,在地方知識產權局、金融管理部門及相關部門的共同推動下,在企業、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的積極參與下,專利質押融資工作穩步推進,對實現專利價值、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數據可知,2017年我國專利質押融資總額720億元,同比增長65%。
二、各地新舉措,實現新突破
在國家政策的大背景下,全國各地也紛紛制定出臺促進質押融資工作的政策措施,推進加大財政經費投入,通過以貼息、購買中介服務、擔保補貼等多種方式,有力推動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快速發展。廣東、江蘇、山東、四川、河南、湖北、安徽、內蒙古等多個地方推出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支持政策,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實現新突破。如廣東以保險撬動貸款的模式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已在中山市等多地落地運營,初步實現貸款門檻和融資成本雙降;江蘇探索出的“政融保”模式,并在蘇州成功落地。
三、立足新形勢,開創新局面
當前,我國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知識產權和金融的密切結合對于創新發展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自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后,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出現新形勢,創業創新風起云涌對專利質押融資的需求保持旺盛態勢。
目前,我國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然而新形勢的出現下,對專利質押融資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家及政府高度重視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出臺多項政策尋求突破,加快發展。2017年8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發展貸款、保險、財政風險補償捆綁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提高金融支持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9月,國務院有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10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抓緊落實專利質押融資有關工作的通知》,部署了加快擴大工作覆蓋面、抓緊建立健全風險分擔及補償機制、加強項目對接與服務、完善質權風險管理、開展專利權質押登記試點等工作重點。
其實早在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就已經明確了我國專利質押融資的發展目標,近幾年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實現2020年行業發展的大目標。《報告》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國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專利保險社會認可度和滿意度顯著提高,業務開展范圍至少覆蓋50個中心城市和園區;全國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中心城市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實現普遍化、常態化和規模化開展。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各重點地區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的發展狀況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