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電子政務行業趨勢分析 電子政務發展前景廣闊
30年發展歷程 與傳統政府相比優勢明顯
電子政務是指政府機構運用現代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將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職能通過精簡、優化、整合、重組后在互聯網上實現,以打破時間、空間以及條塊分割的制約,從而加強對政府業務運作的有效監督,提高政府的科學決策能力,并為社會公眾提供高效、優質、廉潔的一體化管理和服務。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歷經30年,從20世紀80年代市場啟蒙,初引入辦公自動化的概念,經歷四個發展階段,到如今21世紀,大部制改革推動行政管理體制變革,引發電子政府建設的高潮。目前,從政策方向上看我國中央和省級部門已經大范圍實現信息化,但是有調查顯示地市級政府部門的信息化標準是重點辦公流程自動化,縣區級政府信息化只是簡單的硬件投入,與歐美國家辦公自動化、流程信息化和數據公開化的政府信息化相比,我國電子政務要走的路還有很遠。
電子政務與傳統政府相比,屬于數字政府,也叫虛擬政府,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管理幅度寬、在線服務、公眾互動、降低管理成本等,是政府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輔助,電子政務可以使工作系統程序式管理,扁平化輻射結構,大大減少管理層,還可以開通在線服務雙向互動等運行方式,實現更精細化管理,效率高成本低。
因此政府需要電子政務,以達到公平、公正、快速、準確的效果;對公眾來說,電子政務節省時間,辦理更加方便。比如:辦理一件事,需要通過很多政府部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發展電子政務,一方面,可以把政府承擔的各類公共服務的內容、程序、辦事的方法等通過網絡向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單位、個人予以公布,使廣大群眾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網絡,提供“一站到底式”和24小時的服務,這就使過去必須要到多個部門辦理的事,在政府提供的網絡窗口得到辦理,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企事業單位、個人能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就可以獲得滿意的服務。
政策利好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為了更好更快的推動電子政務的普及,國家對于電子政務建設發展出臺的規劃方案,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出臺的最新政策,其中《“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了“打破信息壁壘和孤島,實現各部門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建立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體系和面向企業和公民的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的電子政務建設目標,提出了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支持善治高效的國家治理體系構建的建設任務,并列出了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共享開放、“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優先行動計劃,為“十三五”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我國政務服務線上化速度明顯加快,網民線上辦事使用率顯著提升,政務服務向智能化、精細化發展并向縣域下沉。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政務服務不斷整合,服務不斷走向智能化、精準化和科學化,重構政務服務體驗;其次,服務內容不斷細化,支付寶、微信開通政務服務入口逐步完善,從車主服務、政務辦事到醫療、交通出行、充值繳費等方面全方位覆蓋用戶生活;再次,縣域政務辦事移動化速度加快,包括天氣、工商、司法、公安等領域在內的縣級微博、公眾號、頭條號等發展迅速。
近年來,中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且增速波動上升,2017年電子政務取得了較大進展,增速再創新高,市場規模超過2700億元,達到2722億元,同比增長16%。按照這樣的趨勢,電子政務未來的發展前景甚是廣闊。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子政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子政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子政務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