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成主流 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全球四分之一
國家政策規范出臺,產業鏈多環節受益
近年來,汽車產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網聯化”進一步升級,催生了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等全新行業生態。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持續升溫影響下,目前我國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愈發重視,在車聯網標準化問題上,也予以了積極推動。
2018年1月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研究起草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2018年3月,國家工信部發布了《2018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提出要充分發揮標準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促進作用;6月,工信部與國家標準委聯合印發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信息通信)》和《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電子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推動車聯網產業標準化、規范化。指南中提出,要逐步建設跨行業、跨領域、適應我國技術和產業發展需要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滿足研發、測試、示范、運行等產業發展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
近日,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滿足車聯網等智能交通信息系統的發展需要,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研究起草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直連通信使用5905-5925MHz頻段的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車聯網是自動駕駛的實現路徑之一,通過強化標準化工作推動車聯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將促進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業務加快發展。目前全球自動駕駛處于L2-L3級,我國上海、重慶等9城先后出臺自動駕駛路測法規,車聯網產業標準出臺,將為自動駕駛搭建良好的基礎環境,并有望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的規范性和發展速度。
車聯網產業鏈主要包括終端軟、硬件提供商、電信運營商、整車廠商、互聯網廠商、第三方IT提供商、行業應用提供商、大眾及行業客戶等。在政策的推動下,產業鏈上的企業持續受益。
汽車市場為車聯網服務提供增長基礎,車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162億美元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汽車產量達2901.54萬輛,汽車保有量在年中已突破2億輛,預計2023年中,我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4億輛。龐大的汽車市場為中國的車聯網服務的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中國車聯網正面臨著全產業的加速發展機會。據測算,2017年車聯網市場規模約114億美元,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2162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1/4,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4.5%。
智能網聯汽車成主流,應用數據云計算進行服務創新
智能網聯汽車將成為主流產品??v觀國外智能汽車發展的歷程和現狀,都是以提高出行安全和行車效率為主要目的,以傳感技術、信息處理、通信技術、智能控制為核心,車路、車車協同系統與高度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現階段各國發展的重點,也已成為市場競爭制勝的關鍵因素。我國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基礎技術、研發水平、相關產業鏈基礎還十分薄弱,目前仍處于駕駛輔助階段,未來將逐步向部分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過渡。
車聯網與大數據云計算相融合。車聯網能夠將車輛本身信息、車輛位置信息、駕駛員信息、天氣情況、交通狀況等數據搜集起來,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獲取深層次的洞察,例如對駕駛員駕駛習慣和出行模式的理解,對車輛故障識別和預警,對商用車的調配和運輸成本的減少等。車聯網移動云服務也將得到廣泛應用。
跨界合作和服務創新日益顯著。隨著生態系統的健全,車聯網將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并向O2O與汽車后市場滲透,跨界合作和服務創新日益顯著。例如在保險行業,通過車聯網技術,可以更為精準地評估并做風險定價,更好地匹配保險費和實際風險,并以駕駛行為和里程為基礎,提供個性化的汽車保險費率。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車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車聯網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車聯網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車聯網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