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投資額顯著回落 行業發展面臨考驗
一、新開工面積、開發投資額回落顯著
2018年上半年,商業地產開發投資額9688億元,同比下降9.9%,新開工面積119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1%;2018年上半年,全國商業地產銷售面積達7206萬平方米,銷售規模依然較大。
(1)商業營業用房:新開工面積同比降幅擴大,銷售增速明顯放緩
供應:2018年上半年,全國商業營業用房新開工面積921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4%;需求:2018年上半年,全國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為525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在新開工逐步放緩、銷售增長的情況下,全國新增商業營業用房的供求關系逐漸趨于緩和。
(2)辦公樓:開工、銷售降溫,一線城市受調控影響降幅顯著
供應:2018年上半年,全國辦公樓新開工面積繼續走低,新開工面積273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4%;需求:2018年上半年,辦公樓銷售面積為19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1%,在新開工放緩、銷售放緩的情況下,全國辦公樓市場的供求關系仍處穩定狀態。
二、龍頭企業順應行業變革
如果從行業本質看,商業地產行業就是對地產和商業這兩種最核心資源的整合。跟蹤近兩年商業運營企業的大動作可以發現,商業地產行業的整合邏輯基本沿著這兩大方向在推進。在地產業內部,由于優質土地資源稀缺,風險攀升等因素,強強聯合、抱團取暖已成為常態;在地產業外部,大型開發商正加速對商業資源的獲取,入股、戰投、協議等等,“商業+地產”合作方興未艾。
隨著零售業變革、聯合辦公蔚然興起,近兩年來商業模式變革使得各路資本趨之若鶩。在聯合辦公新業態方面,“商業+地產”也倍顯活力。不僅有優客工場、凱德辦公等企業在和地產商攜手拓展,碧桂園等企業也加入到聯合辦公市場。2018年1月10日,碧桂園與聯合辦公運營商方糖小鎮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包括聯合辦公、創意辦公、商業綜合體等領域展開合作。2018年4月24日,碧桂園與方糖小鎮第一個聯合辦公項目在滬正式開工,該項目也是碧桂園在聯合辦公領域的首個項目。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我國商業地產標桿企業匯總如下:
三、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趨勢呈現新特點
1、從重增量轉向重存量
商業地產上半場的發展在于跑馬圈地、廣泛布局,以規模促品牌。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增量項目銳減,而過剩的存量項目則面臨著生存和盤活難題。對項目的優化、改造、提升能力一方面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另一方面也是其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認可,實現退出的底層基礎。城市更新的大環境將引領商業地產從重增量轉向重存量,從重開發轉向重運營。
2、資本運作能力成為開發商最強助攻
在首單CMBS落地的背景下,商業地產證券化之路重燃希望,商業項目的金融屬性進一步被激活。存量市場中,資產管理和整合能力將取代拿地開發能力,成為規?;l展的核心要素。資本運作能力將成為開發商角力戰的最強助攻,直接決定其發展速度。優質開發商將有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實現提速和退出。
3、品質革命爆發
近幾年行業的關注點,多集中在場景、數字化等營銷層面,過分關注年輕人而忽略了中產階層的需求。購買力強勁的中產階層對消費的選擇求好重于求新。零售的本質是商品,不僅要強調渠道的打通、營銷的聯通,更要關注商品本身,關注產品的創新。品質革命的爆發,將引領市場進入好零售時代。打造品質更好商品,滿足市場需求;實現產品創新,激發引領市場需求。
4、商業邊界泛化
互聯網的發展滲透,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消費者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商業的打造必須從有邊界的場所中心模式,轉向無邊界的用戶中心模式,才能適應新的需求市場。打開傳統觀念里對業態、品牌、線上線下關系的想象,從用戶角度出發,以最集約化的方式滿足人的需求。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商業地產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商業地產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