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蘋果產銷銜接出現矛盾 貿易常年保持順差
近年來,我國蘋果產業發展較快,從栽培制度變革、技術升級、組織培育、功能性市場建設等角度判斷,產業發展已進入調整、優化、提升的新階段,已進入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由世界蘋果生產大國向蘋果產業強國轉變的重大歷史階段。
中國蘋果產量逐年增加
2011-2017年,中國蘋果產量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2017年,中國蘋果產量達到4450萬噸,同比增長1.4%。其中,西北干旱區蘋果栽培面積占全國三分之二。陜西以1100萬畝、1100萬噸成為中國蘋果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省份。
世界生產蘋果的國家有80多個,年產量超過或接近100萬噸的主產國有12個。按蘋果產量排名,中國以4450萬噸產量居全球第一;位列第二的是歐盟,其產量達1002萬噸;美國的蘋果產量也達到了465萬噸,名列全球第三;此外,土耳其、印度、伊朗、智利的產量分別為275萬噸、230萬噸、157萬噸、136萬噸等。
中國蘋果產銷銜接出現矛盾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消費國,消費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我國人均年消費量為30公斤,超過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鮮果消費占我國蘋果總消費量的90%左右,且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余下的深加工消費量則占到10%左右,主要產品為果脯、蘋果脆片、蘋果醋和蘋果酒等。
近年來,蘋果市場消費量實現穩步增加,但與總產量相比,蘋果供給量有市場飽和甚至過剩的潛在風險。2017年,中國蘋果消費量達到4338萬噸,同比增長1.9%。此外,蘋果整體質量有所下降,價格分化趨勢進一步增強,“優質優價、質次賣難”趨勢更加明顯。另外,經濟下行大環境導致消費低迷,加之其他水果產量同期增加帶來的消費替代沖擊,蘋果價格近兩年下降明顯,且銷售進度慢。
中國蘋果進出口常年貿易順差
我國蘋果進口量歷來較少而出口量較多,2016年以來我國連續兩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蘋果出口國。我國鮮蘋果出口遠大于進口,常年保持貿易順差,且出口主要集中在以孟加拉國和泰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2017年,我國進口蘋果7萬噸,出口蘋果120萬噸,進出口貿易貿易順差達113萬噸。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果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果汁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果汁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果汁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