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輸在起跑線上? 一文了解中國AI芯片的機遇與威脅
人工智能從深藍進化到到Alpha Go,從一場技術革命,走向了產業落地,今天,甚至有點過熱。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美顏瘦身等實用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使用的技術。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達到36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11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增長迅猛,發展空間巨大。
沒有輸在全球起跑線上 7家中國公司入圍
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發布了2018年度全球AI芯片公司排行榜。報告中的AI芯片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神經網絡處理器(NNP)、專用集成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加速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七家公司入圍,其中中國區第一的華為(海思)排名全球AI芯片公司第12位。
在資本、政策支持下茁壯成長
資本方面,全球人工智能整體仍處市場早期,但是未來空間巨大。根據國外調查機構Tractica的統計預測數字,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收入為6.4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將增長至368億美元。全球投資情緒高漲。在未來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里,人工智能將是眾多智能產業技術和應用發展的突破點,市場空間非常巨大。
政策方面,2017年12月14日,中國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手段,推動建設相關領域的創新,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突破發展。力爭到2020年,實現“人工智能重點產品規?;l展、人工智能整體核心基礎能力顯著增強、智能制造深化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支撐體系基本建立”的目標。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的新機遇、實現網絡強國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發展機遇與威脅分析
從全球來看,想依托人工智能產業使原有產業升級轉型不僅僅是中國。隨著產業升級,技術更新換代的需要,美國的傳統巨頭英特爾早已布局。而后發的英偉達也來勢洶洶?;ヂ摼W巨頭谷歌、新能源汽車科技公司特斯拉、社交網絡鼻祖Facebook也紛紛開始涉足芯片。一時間,新銳力量與老牌企業同場廝殺,AI芯片迎來群雄逐鹿。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可能會遇到新的機遇,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AI芯片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模式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AI芯片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AI芯片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