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方便面行業迎來復蘇 康師傅、統一兩巨頭回升可待
方便面行業稍有回暖,康師傅、統一方便面仍占據行業巨頭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開始生產方便面,90年代兩大方便面巨頭統一和康師傅在中國大陸市場發起,此后方便面在中國的營業額曾有連續18年的遞增。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消費市場,產量和需求量均居世界首位,遠超其他國家。然而隨著近年來行業消費升級和外賣沖擊等因素,方便面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2013年起,我國方便面年產量、需求量下降顯著,2016年分別降至4631.6萬噸和385.20億份。2017年,市場稍有回暖,年產量、銷售量上升至5825.9萬噸和389.70億份。
我國方便面整體市場狀況在兩大方便面生產巨頭的業績上有著顯著體現。2013年康師傅營業額突破671.34億元,同比增長18.73%,統一實現收益235.23億元,同比增長8.98%,二者業績均達到頂峰,此后至2016年二者營收便開始連續下滑,同時股價也遭受重挫。二者股價在2016年下半年到17年初跌至谷底,康師傅股票下跌更為明顯,市值一度縮水50%。
連續幾年業績下跌后,國內兩巨頭迎來了2017年“福年”。2017年,國內方便面市場零售額回升至841億元,康師傅方便面、統一方便面營收額分別為226億元和82億元,分別占國內方便面市場的27%和10%,仍然為行業的巨頭。
方便面兩巨頭市場規模稍有回升,統一企業凈利率增勢突出
2018年8月23日下午,康師傅和統一市值分別為893.23億元和338.64億元,二者市場體量規模差距非常大。
今年以來,康師傅和統一業績持續向好。根據康師傅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0.37元,凈利潤7.12億元,同比上漲64.26%。統一企業8月20日披露中報,今年上半年營收112.24億元,凈利潤7.14億元。
雖然二者在營業收入、歸屬凈利潤體量上差距極大,甚至統一中國半年的營收、凈利才與康師傅單季度的營收、凈利相當,但從凈利率方面,2015年以來,統一的增勢好過康師傅,且2016年以來,統一的銷售凈利率均高于康師傅,獲利能力更強。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方便面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方便面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方便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方便面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