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小龍蝦養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產值及效益逐年攀升【組圖】
江西小龍蝦養殖業進入調整轉型期
江西小龍蝦養殖始于本世紀初,產業的發展始于2002年,發展歷程大致分為5個時期。第一階段:90年代,由于國際市場上需求量的增加和國內國內消費者對小龍蝦的價值認識程度的增加;第二階段:進入21世紀以來,小龍蝦的經濟地位越來越被商家所重視;第三階段:2004年之后,江西有一批具一定規模的克氏原螯蝦加工出口企業相繼建成投產:第四階段:隨著峽江農業產業化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規模的擴大,萬安縣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產,江西水產集團的正式掛牌運營,江西小龍蝦產業得到快速、持續發展;第五階段:江西小龍蝦的加工出口受到極大的沖擊,出口企業面臨著產品轉型和市場轉型的考驗。
江西省小龍蝦主要有三種養殖模式
多年來,江西小龍蝦養殖人員和技術人員結合江西的特點和實際,針對小龍蝦的養殖,創造了多種養殖技術。有鄱陽湖區大水面人工增養殖技術模式、池塘生態高產高效養殖技術模式、池塘混養(魚蝦、蝦鱉、蝦蟹)技術模式、茭白田養殖小龍蝦技術模式、蓮田養殖小龍蝦技術模式、稻田連(共)作綜合種養技術模式等,主要有鄱陽湖區大水面人工增養殖技術模式、池塘生態高產高效養殖技術模式和高標準稻田連(共)作綜合種養技術模式等。
江西小龍蝦養殖產量與面積不斷增加
2013年以來,江西省小龍蝦養殖產量及面積總體呈現增加的態勢。2017年,全省小龍蝦養殖面積達59萬余畝(不包括池塘混養和傳統的稻田養殖面積,包括大水面人工增養殖26萬余畝、池塘生態高產高效養殖3萬畝、高標準稻田綜合種養30萬余畝),養殖產量達7.44萬噸。
江西省小龍蝦產業主要分布于環鄱陽湖區的38個縣市區和其他設區市稻漁綜合種養重點縣市區。2017年,江西省小龍蝦養殖產量排名前10位的地區依次是柴桑區、鄱陽縣、瑞昌市、南昌縣、永修縣、新建區、都昌縣、余干縣、進賢縣、湖口縣。
江西省小龍蝦養殖業產值及效益逐年攀升
近年來,江西省按照“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總要求,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在保護種質資源和生態安全的基礎上,積極轉變養殖方式,大力發展小龍蝦增養殖并進行產業化開發。2013-2017年,江西省小龍蝦養殖業產值及效益逐年攀升。江西小龍蝦總產值由2013年的23.4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49.83億元,比2013年凈增長1.13倍;效益由2013年的5.1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4.3億元,比2013年凈增長1.8倍。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冷鏈物流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