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前瞻之跨境金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愈加突出,澳門特色金融別具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布實施在即,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已分析了部分優勢產業的投資機會。本文將深入分析跨境金融產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發展機遇和趨勢。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金融發展背景之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愈加突出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大金融重鎮,以及港交所和深交所兩大證券交易所,匯聚全球眾多的銀行、保險、證券、風投基金等跨國金融巨頭,打造金融核心圈優勢明顯。其中,香港金融業促成粵港澳產業分工體系形成,在全國、灣區內經濟發展大局中的角色和定位進一步明確,重要性愈顯突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對于大灣區、珠三角地區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
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1997年香港回歸,香港制造業整體遷移珠三角,香港國際貿易、航運及金融中心逐漸建立起來。香港出口加工業將主要生產工序轉移到珠三角地區,利用當地充裕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同時將貿易及融資功能留在香港,突破本地發展的重大瓶頸。同時,香港航運業涌現出數萬家本地貿易商,協助珠三角港商轉口貨物。香港確立了內地主要轉口港地位,為轉口貿易提供金融服務成為香港銀行業主要業務之一。
1997年香港回歸,香港轉型成為服務業主導經濟體,貿易形態發生變化,離岸貿易興起,貨運業轉向高附加值現代物流業,數千家跨國公司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負責珠三角及其他地區采購及全球配送。香港銀行業離岸貿易融資快速增長,2013年離岸貿易融資一度占全部貿易融資的47%。
2009年,內地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促進香港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多元化發展,形成轉口貿易、離岸貿易、本外幣結算融資深度融合,人民幣業務蓬勃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升級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2014年廣東自貿區成立后,"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了粵港澳在跨境金融、航運物流、服務貿易等領域更深遠的合作,香港服務珠三角外向型經濟手段獲得提升,珠三角企業可借助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平臺及先進的貿易、物流、專業服務平臺,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開展"一帶一路"貿易及投資,參與全球競爭。
特別是2014年廣東省自貿區成立之后,香港金融業在民生等更廣泛領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服務范圍也向全國輻射,擔當內地在境外主要離岸金融中心的角色。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金融發展背景之澳門:特色金融別具優勢
澳門銀行和保險業的行業增加值在GDP的占比由4.6%上升至7%,初步顯示了澳門金融業平衡經濟結構的發展潛力;發展特色金融業,是澳門未來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10月就提出了多項支持澳門發展的政策,明確指出支持澳門打造成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葡語國家人民幣結算中心",以及"支持澳門發展金融租賃"等。相比亞洲的其它金融中心如香港、上海、新加坡等,澳門也具備發展金融業的獨特優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通過對大量一手市場調研數據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中國當前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環境、行業現狀和市場需求特征,行業細分領域發展潛力,行業典型企業經營模式...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