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子商務行業現狀與展望 多因素共振,跨境電子商務迎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入了爆發期。許多公司開始進入跨境電商這個領域。其中既有京東、天貓傳統電商平臺,也有像網易考拉、小紅書等垂直電商。那么是什么因素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呢?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1)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2)跨境物流的增長迅速,跨境購物體驗提升;(3)跨境第三方支付手段增加,跨境支付效率提高。
經濟迅速發展,助力跨境電商飛速發展
2018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同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迅速提高。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促進了國外海購的激情。
2017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跨境網絡零售増長迅速。海關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海關驗放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為902.4億元,同比增長80.6%,其中出ロ為36.5億元,進口為56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1.3%和120%。近三年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年均增長率在50%以上。
從貿易伙伴來看,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來源地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日本、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德國、新西蘭、荷蘭、法國、英國和中國香港。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目的地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中國香港、美國、俄羅斯、韓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愛沙尼亞。
從各省市的跨境電商零售發展活躍情況來看,出口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廣東、北京浙江、山東和河南,其中廣東省對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的貢獻最大,占比達到72.21%;進口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廣東、浙江、河南、上海和重慶。出口和進口排名前五的省市占比之和都超過了93%。
跨境物流的增長迅速,跨境購物體驗提升
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快速增長,帶動跨境小件物流服務迅猛發展。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7年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完成8.3億件,同比增長33.8%0。郵政包裹依托價格優勢成為我國跨境零售出口業務的主要物流渠道。截至2017年底,中國郵政已在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香港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并搭建了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在全國建設和運營了近60個互換局;在杭州等九個口岸建立了保稅倉;在23個城市實現郵件的退費服務。中國郵政還積極響應國家建設"海外倉"的發展計劃,開辦海外倉和口岸的海外購等業務。同時,隨著我國跨境電商服務需求的多元化發展,國內以及國際快遞公司也在積極拓展跨境物流快遞業務。
2017年中國國際快遞市場業務收入已經達到528.9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比增長23%。2018年上半年國際快遞業務收入已達到288.22億元,較上年增長20%。
跨境第三方網絡支付手段增加,跨境支付效率提高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多種支付方式不斷創新。目前,跨境電子商務B2B主要以線下模式完成支付,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證、銀行轉賬等。跨境電子商務B2C主要使用線上支付方式完成交易,第三方支付工具得到廣泛應用。在跨境收付款方面,我國各大銀行都推出了針對跨境電商的金融服務方案。如建設銀行推出了"跨境e+"平臺,為零售進口跨境電商及外貿企業提供在線支付結算外匯匯款、外匯買賣、結售匯、國際收支申報、融資、繳稅、資金監管、通關等一系列跨境電商金融服務;中國銀行推出"中銀境e商通"金融合解決方案和"跨境人民幣直通車"。
在第三方支付方面,美國第三方支付系統Paypal(貝寶)與我國跨境電商平臺展開合作,攜手銀聯打通國內銀行卡,還為中國商戶正式推出B2B、B2C跨境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同時,我國第三方支付企業如支付寶、財付通和銀聯電子支付等已經獲得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業務試點資格、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試點資格、跨境匯款業務試點資格等跨境支付業務試點資格,為國內外用戶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網絡支付服務。
2017年中國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相繼進入跨境支付,為中國的網絡購物者提供快捷的第三方支付手段,極大的提高了跨境電子商務便捷性。2017年中國的非銀機構網絡支付規模已經達到了143.26萬億,占總網絡支付金額的6.9%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基于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運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改善方案,主要從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的市場環境出發,對園區規劃背景、發展現狀及趨勢、典型模式、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