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慧教室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將呈現多樣化路徑教學等方向【組圖】
政策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智慧教室重點發展多媒體
教育部印發《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中提出,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學校互聯網全覆蓋、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接入寬帶10M以上的中小學比例達到70%,多媒體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達到80%,普通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學校比例達到60%。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智慧教室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截至2017年4季度末,全國中小學(除教學點外)中,92.1%學校實現網絡接入,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普通教室202萬間,86.7%的學校已擁有多媒體教室,其中2.2%的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終端、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851萬臺和1183萬臺,智慧教室建設取得較顯著的建設成果。
智慧教室還需教學模式創新,多樣化路徑教學將成凸出方向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智慧教室的建設主要在三方面凸顯。
智慧教室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創新。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對智慧教室的發展、演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未來的發展中構建智慧教室智能學習環境,是智慧教室發展的關鍵。而在智能學習環境的基礎之上,構建新型智慧教室環境下的教學與學習模式更是未來教育工作者的主攻方向,探索智慧教室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勢必會成為未來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使命與任務。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就需要考慮在這樣的智慧教室環境下如何進行教學,并設計出適合智慧教室環境的教學模式。智慧教室模式需要秉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設計出滿足學習者多元化、個性化、智慧化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由單點結構水平向多點結構水平發展,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與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有效智慧教室實施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智慧教室所具有的智慧教學、學習環境有利于打破傳統教育的壁壘,培養21世紀學生所需要的高階思維能力。以應試教育為導向的傳統教育面向結果性評價,更多的為一次性評價;而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新型教育則面向過程性評價。目前,國內對智慧教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處在起步階段,未構建有關智慧教室的評價指標體系。有效智慧教室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從國家層面、省市層面、信息技術產品公司層面、學校層面進行多維度構建,基于智慧教學環境下的用戶體驗的角度,著重于考量智慧教室的建設是否真正服務于教與學,是否可以為有效教學與學習提供便捷,從而構建一整套有關智慧教室實施的評價指標體系。
智慧教室環境下的教育資源建設及應用。智慧教室可以為學生提供新型時代化教育信息,促進優質資源的共享、使用。優質的學習資源為學習者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目前優質資源匱乏是我國智慧教室在使用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諸如AR、VR技術在未來智慧教室中的使用等。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便是智慧教室中的教育資源(如智慧教室中資源組織形態、智慧教室中資源管理與應用機制等)的建設和開發。同時,智慧教室環境下如何實現各種教學資源的智能化推送、動態匯聚、有序進化與自適應呈現,如何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要,這些問題也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解決。
前瞻認為,未來智慧教室發展方向主要在學習云服務、知識組裝、敏捷制課以及多樣化路徑教學等。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教室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教室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教室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