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趨勢分析 互聯網醫療與現有醫療信息化形成互補,行業競爭激烈
四大驅動因素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約337億
醫療信息化主要包括醫院信息化和區域衛生信息化,醫院信息化又包括醫院管理信息化、臨床管理信息化、醫院信息集成,廣義的醫療信息化,還包括遠程醫療、移動醫療、云醫療、醫保信息化、藥品流通信息化等。
圖表1:醫療信息化分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進一步凸顯、遠程醫療與醫療大數據的技術進步,我國政府、資本愈加青睞醫療信息化產業。
圖表2:醫療信息化推動因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商業模式創新分析報告》數據,2009年我國醫療信息化支出僅為87.5億元,2012年達到170.7億元,測算得2017年將達336.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同時,2017年醫療行業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約為11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主要包括HIS、PACS、EMR、區域醫療衛生平臺等。
圖表3:2009-2017年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4:2009-2017年我國醫療行業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互聯網醫療與現有醫療信息化形成互補,行業競爭激烈
醫療信息化行業目前為激烈競爭階段,行業集中度較低,并未形成寡頭格局。行業所需要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技術水平、品牌、銷售能力、政府公關能力和資本運作能力等。
圖表5:國內醫療信息化行業、企業競爭特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受多方因素推動,互聯網醫療發展聲勢浩大。醫療IT企業的核心優勢在于能夠打通醫院以及政府醫療衛生行政機構等產業鏈中最強勢的環節,通過醫院端以及區域醫療信息平臺醫療數據的積累、能夠實現如藥品交易、醫保控費等醫療服務運營,實現面向商業保險公司、藥企的變現模式。移動互聯網將對傳統醫療信息化形成互補,未來醫院信息將會匯總至區域醫療信息平臺,為節省接口成本很可能與醫院采用同一集成商,因此占據區域醫療信息化平臺入口是重要切入點。總體來看,行業具有一定體量和增速,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具體來看,健康醫療信息化主要呈現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1、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突破。近年來健康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在科學研究、健康醫療服務和管理實踐中形成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其采集、存儲、組織、整合、挖掘、協同與互操作等技術正在醞釀突破。基于云平臺的分布式存儲與并行計算、動態大數據的實時處理及非結構化數據處理,海量動態數據的學習、推理、預測與知識發現等新技術的突破,將為健康醫療信息化驅動的創新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為臨床決策和精準醫學研究提供支持。健康醫療信息化把醫療服務推向智能化時代,也為臨床決策和精準醫學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利用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可有效拓寬臨床醫生的知識,減少人為疏忽,幫助醫生提高診治質量和工作效率;通過集成分析診治操作與績效數據集,創建可視化流程圖和績效圖,識別醫療過程中的異常,可以為流程優化提供臨床決策依據。
3、精細化、一體化、便捷化是個人健康電子檔案的優化目標。隨著健康醫療信息化的發展,覆蓋全體居民的電子健康檔案云平臺,能讓每個人都擁有一份標準化的電子健康檔案,并能及時方便地獲取健康醫療數據。同時,通過電子健康檔案分析全人群健康狀況、發病和患病情況,將獲取異常公共衛生事件情況,提高公共衛生監控的覆蓋面和處理公共衛生事件的響應速度。
4、服務模式向個性化和智能化轉變。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是創新健康醫療服務模式的重要技術支撐。比如,通過可穿戴醫療設備等收集個人健康數據,分析個體體征數據、診治數據、行為數據等,實現對個體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和個性化用藥、個性化護理
5、努力實現數據開放共享與隱私安全保護的平衡。數據開放共享是健康醫療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目標。自2009年開始,美國、英國等國家先后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國家統一數據開放平臺。但數據開放共享也對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帶來嚴峻挑戰,在開放共享的同時必須強化健康醫療信息安全的技術支撐。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第一章首先分析互聯網+對中國醫療行業的重構與推動。第二章從患者、醫生及醫院等不同角度并結合具體案例來分析互聯網+醫療行業商業模式創新。第三章主要分析互聯網+醫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