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
保險科技全方位重塑保險業
保險科技包含十項核心技術,分別是: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車聯網、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基因檢測、可穿戴設備。這些技術被應用于產品創新、保險營銷和保險公司內部管理等各個領域,正在全方位重塑保險業。
圖表1:保險科技包含十項核心技術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保險科技集中在產品創新領域
目前,大量的保險科技運用集中在產品創新領域。這些產品創新來自車險、企財險、責任險、健康險、旅游保險、壽險等不同領域,由此產生了車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基因檢測等多項技術和保險產品的結合體。
圖表2:保險科技在產品創新領域及相關業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保險科技融資出現市場回調
2012-2016年,中國保險科技企業融資金額與次數呈上升趨勢。2017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發生43起融資,總額達16.08億人民幣(未包含上市企業),全行業的企業融資數和總金額來看雖有所下降,但大額融資事件的數量較2016年增多。
圖表3:2012-2017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融資情況(單位:百萬元,次)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細分領域互聯網保險融資遙遙領先
按創業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方向的不同,可以將保險科技行業劃分為13個細分領域,各領域的發展狀況也不盡相同。2017年,互聯網保險融資達174.83億,金額為13個細分領域中的最高值,遙遙領先于其它細分領域;其次是綜合銷售平臺領域,2017年融資金額為14.14億元,較互聯網保險融資金額相差較遠。其它細分領域2017年的融資金額均在10億元之下。
圖表4:2017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細分領域融資情況(單位:百萬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保險業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日益成熟、傳統銷售渠道增長乏力等因素為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012-2016年,我國互聯網保費收入不斷增長,從111億增長到2347億。2017年,互聯網保險保費1835億元,同比下降21.8%。
針對互聯網保費增長情況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市場分析認為,互聯網保險保費下降的原因與保險業業務結構調整有關,一是投資型業務大幅收縮,二是車險商車改促使線上銷售渠道進一步受到影響,而保障功能較強的普通壽險得到迅猛發展。
圖表5:2011-2017年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首先分析了國內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對國內當前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詳細地分析,并對互聯網財險與人身險各細分領域市場狀況做出具體地描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