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城鄉融合發展探索
隨著長沙獲批國家城鎮化新型試點,長沙推出產城融合、產業融合、區縣融合、城鄉融合的“四驅”發展戰略,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融合發展的新型城鄉關系和新發展方式。潯龍河生態小鎮是長沙縣城鄉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按照“城鎮化的鄉村、鄉村式的城鎮”的發展定位,運用“企業市場運作、政府推動和監督、基層組織參與決策、群眾意愿充分表達”的建設模式,帶著“鄉愁”、“鄉村”、“城市”、“發展”等一系列問題,成功地整合和最大程度地釋放政府行政資源、項目資源,市場資本資源、人才資源、農村自然資源等。
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經歷五年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一套模式,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的發展提供范本和借鑒。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小鎮概況
1、基礎情況
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由潯龍河集團與棕櫚生態城鎮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手打造,位于長沙縣“一心三片”中經濟核心區東北部。小鎮以潯龍河原生山河資源為基礎,結合全球最前沿的小鎮規劃與本土人文風情而打造的世界級田園綜合體,旨在為湖南呈現一個既生態環保又原味濃情的理想小鎮。
項目依托生態農業基礎,充分結合政府PPP模式,圍繞現代農業、生態旅游、宜居城鎮來營造樂農、慢游、宜居的生活之境,形成了以景觀農業+旅游產業+生態居住為產業核心,以頤養產業、第二居所、親子產業、文創產業、農業產業為輻射產業的整體布局規劃。

2、地理區位
項目位于長沙縣果園鎮雙河村,區位優勢明顯,接近長沙市三環,處在長沙縣“一心三片”中經濟核心區東北部,距長沙縣城10分鐘車程,距市區25分鐘車程,距黃花國際機場25分鐘車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土地人口
現有土地總面積11584畝,其中耕地1177畝、林地6645畝、水塘197畝、宅基地573畝、公共道路512畝、其它2472.95畝;有13個村民小組、472戶,戶籍人口1562人。該村地形地貌獨特,整體呈現出“兩多兩少”的特點,即“山多、水多、田少、人少”。
4、自然資源
村內自然資源豐富,山清水秀,大片竹林、樹林層嵐疊嶂;水系尤其發達,潯龍河、金井河、麻林河三條河流交織環繞,與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地貌互為映襯。
5、歷史文化資源
擁有眾多源遠流傳的民間傳說和古跡如關帝廟、拖刀石、義云亭、華佗廟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二、小鎮規劃
1、產業規劃
通過對鄉村環境、鄉村文化等“鄉愁”予以保留,大力發展農村綜合產業,形成“教育產業為核心、生態產業為基礎、文化產業為靈魂、康養產業為配套、旅游產業為抓手”的產業格局,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意棲居,實現全民安居、樂業、樂享生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潯龍河項目產業發展成效顯現:
教育產業方面:引進北師大附屬學校,開發建設集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優質學校,培育園區教育產業引擎,一期規劃班級54個,將于2018年9月開學,同步打造童勛營中小學國防素質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營地教育基地、民兵訓練營、基層黨建培訓、特色小鎮運營培訓、職業農民培訓基地等多元化產品,形成了融基礎教育、研學教育、培訓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示范園。
生態產業方面:完成了現代農業基地及加工廠、花木基地、潯龍河麥咭農場建設。
文化產業方面:完成了《潯龍河》電視劇拍攝、創作了長篇小說《潯龍河傳奇》,啟動了與湖南金鷹卡通頻道的合作,成為《瘋狂的麥咭》、《嘭!發射》、《麥咭嘉年華》、《麥咭當廚》等影視文化的拍攝錄制基地,園區正在籌建田漢文化長廊、田漢大劇院等,深度挖掘和傳播田漢文化,并致力于以潯龍河創客孵化平臺為載體,打造中國首個萬畝生態藝術眾創空間。
教育產業方面:將國有建設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土地進行混合使用、合理布局,加速打造集養老、養生、旅游為一體的康養生態圈。
旅游產業方面:打造完整的研學旅游目的地產品體系和研學旅游體驗,形成研學游、生態游、鄉村游、文化游、康養游等業態豐富的旅游產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