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 知識產權服務業迎發展機遇
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
2018年4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未來將從四個方面著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同比增長12.5%,排名躍居全球第二;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同比增長55.7%,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累計有效商標注冊1492萬件;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4810件,排名全球第三。
圖表1: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情況(單位:萬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1-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數量及增長情況(單位:萬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與此同時,我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2017年,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720億元,同比增長65%;商標、版權質押融資金額分別達369億元、60億元。2017年,專利保險金額為99.85億元,同比增長170.6%;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00億美元。
圖表3: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助推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近年來,政府部門相繼發布了多項政策來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強化知識產權服務對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早在2012年11月1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知識產權服務與科技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為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和經濟發展效益顯著改善提供支撐。
近到2017年2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專利代理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專利代理行業形成規模適宜、結構合理、能力全面的人才隊伍,行業資源分布合理,服務領域和服務水平滿足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市場運行體系較為完備,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成為服務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圖表4:近年來國家關于知識產權服務業的主要政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知識產權服務業迎發展機遇
無論是從供給端還是需求端來考慮,中國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都將為整個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帶來機遇。知識產權快速發展倒逼著配套服務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持續激化使得知識產權服務業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此外,受到國家多項政策的影響,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將迎來春天。
目前,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達12.4%。2017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3萬億元,同比增長17.7%;共簽訂技術合同36.8萬項,同比增長19.8%。知識產權價值加速實現,有力地促進了創新企業的發展。
圖表5:2011-2017年中國技術市場成交金額及合同數量情況(單位:億元,萬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互聯網+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數量達到2.9萬個,知識產權服務業人員數量超過1.4萬人,為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推動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的戰略機遇期。知識產權服務業技術與知識密集,附加值高,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對外貿易和文化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顯現,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圖表6:2011-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數量及從業人員情況(單位:萬個,萬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目前,互聯網+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商業模式競爭階段。無論是互聯網巨頭在互聯網+知識產權代理領域的投資布局,上市知識產權代理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還是創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