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64家獨角獸所在行業分析 人工智能發展前景與趨勢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正式發布《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和《2017年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一時之間,獨角獸企業聚集了社會各界焦點。據了解, “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的企業。
那么,近年來在發展十分火熱的人工智能領域,有無獨角獸企業?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一、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在整個獨角獸企業的表現情況
1、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上榜6家,估值規模120億美元
根據科技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獨角獸企業達164家,總估值6292億美元,涉及大行業達18個。其中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6家,在整個獨角獸企業中的占比3.66%,獨角獸企業數量排名第10位;6家企業總估值120億美元,在整個獨角獸企業估值中占比1.91%,位居全行業第11位。
圖表1: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及占比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圖表2: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總體估值規模及占比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2、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估值在10-40億美元之間 層次較為分明
從6家上榜的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具體估值情況來看,估值范圍在10-40億美元之間,且層次分別,主要分為三個梯隊:40億美元1家、25億美元2家、10億美元3家。
此外,6家企業的平均估值為20億美元,低于164家獨角獸企業的平均估值(38.37億美元),也低于剔除估值較大(300億美元)后企業的平均估值(24.1億美元),反映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總體估值偏低。
圖表3:2017年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企業估值分布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圖表4:2017年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平均估值及水平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3、區域分布高度集中,北京占比超66%
從區域分布看,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其中北京居于絕對領先地位,企業數量達4家,占比超66%。此外上海和深圳各分布一家。
圖表5:2017年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區域分布(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4、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具體情況對比
從2017年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具體情況來看,業務領域主要集中在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智能機器人、AI語音、人工智能芯片等,其中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企業有3家,分別為優必選科技、Face++(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
從各企業融資來看,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十分受資本青睞。除剛成立不久的寒武紀科技只完成1億美元的A輪融資外,其余企業均已進行了多次融資,且融資總額較高,如截至目前,Face++(曠視科技)共獲得了6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了8億美元。
圖表6:2017年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具體情況介紹(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二、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前景與趨勢
1、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金額創新高 2017年超580億元
近年來,在政策的支持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人工智能領域成為我國資本投資市場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前瞻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整理分析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數據顯示,2010-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事件達1296起,融資總額達1336億元。其中2016年投資事件379起,融資額352億元,投資事件創歷史新高;2017年投資事件353起,盡管較2016年略有下滑,但投資金額激增,達到582億元,較2016年增長65.34%。
圖表7:2010-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事件及投資金額(單位:起,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從人工智能各細分領域來看,投資主要集中:1)在計算機視覺與圖像,2010-2017年投資事件218次,投資額227億元;2)自然語言處理,2010-2017年投資事件234次,投資額230億元;3)云計算設備,2010-2017年投資事件77次,投資額296億元。此外還有自動/輔助駕駛,智能機器人等。
圖表8:2010-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個細分領域投資事件及投資金額(單位:起,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圖表9: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主要投資事件匯總(單位:美元,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2、行業發展迅速 2017年市場規模超135億元
隨著資本積極入局,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也進入爆發式增長期,行業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48.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95.6億元,同比增長37.9%。根據目前人工智能發展趨勢,預計2017年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35.2億元,較2016年增長41.42%。
圖表10:2014-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3、政策助推 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空間巨大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首部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作為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中長期發展綱要,《規劃》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鏈,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國防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社會治理、國防建設各方面應用的廣度深度極大拓展,形成涵蓋核心技術、關鍵系統、支撐平臺和智能應用的完備產業鏈和高端產業群,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700億元。因此,未來隨著政策的加速落地實施,技術的不斷突破,人工智能市場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圖表11:2020-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發展空間(單位:億元,萬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前瞻經濟學人APP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國內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的市場環境;國內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競爭情況;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細分市場投資狀況;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