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態電池問世 動力鋰電池前景廣闊
2018年1月22日,長春勁能科技集團(中國)與HQ(加拿大魁北克水電集團,全球最大的發電公司之一)于北京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總理及加拿大駐華大使的見證下,簽署中加全固態鋰電池技術合作協議。
鋰電池應用結構不斷變化
“長春勁能”與“HQ”的合作主要產品“全固態鋰電池”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上,然而鋰電池最早卻是應用于各種數碼產品,如數碼相機、DVD這類電子產品,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的探索,慢慢的出現工業用,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出現,鋰電池才開始應用于動力供應,替代內燃機的作用,動力鋰電主要應用在各種車輛、船舶、飛機等內燃機的啟動。從2015年開始,隨著動力型鋰離子電池需求迅猛增長,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綜合考慮各種領域市場需求,2016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約占鋰電池需求比例的52%。預計,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應用占比將達到70%。
圖表1:2010-2016年我國鋰電池產品結構演變(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鋰電池行業規模與日增長
正是鋰電池在動力應用方面的突破與實踐,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應用,以國內市場為例,2016年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最快的一年,全年增速達到84%,鋰電池作為電動車的互補產品,銷量與行業規模也隨之增長。另一方面,鋰電池在電子產品方面的應用是越來越廣泛的,不斷的在取代其他類型電池的地位,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鋰電池產業全球規模達到281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大約為169億美元。
圖表2:2009-2017年全球鋰電池產業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鋰電池發展的增長極
鋰電池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根據多部委此前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我國確定了“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的總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多個業內權威報告分析稱,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有所進步,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持續的政策支持和產銷規模的快速增長,如果照此趨勢發展,到2020年200萬輛的產銷規模的目標很有希望完成。
預計,2018年后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將超過百萬,2020年時新能源汽車年總銷量會在144萬輛左右。
圖表3:2018-2020年電動汽車銷量預測(單位: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十分活躍兼并重組時有發生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的投資與并購也變得更加火熱。尤其是2016年國內并購案例涉及金額達287億元,同比增長374%。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在經歷整頓規范的同時,也經歷著優勝劣汰。從企業之間兼并重組的規模來看,2016年至2017年共發生5起15億以上的兼并重組案例,最為著名的當是2016年7月,“東方精工”收購“普萊德”100%的股權,交易對價達到47.5億元,上演“蛇吞象”。而“普萊德”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龍頭廠商。
圖表4:2016-2017年動力鋰電池企業兼并與重組主要事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有望成為投資熱點
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數量較大,且有不少企業已成功在A股市場登陸上市,通過各上市公司2017年三季度財報可以發現,在傳統的周期性行業相關公司表現低迷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表現向好,帶動動力電池行業紛紛走高,以國軒高科為例,2015年國軒高科鋰電池業務營收21.35億元,2016年暴漲90.87%,達到了40.75億元,2017年繼續保持增長,僅上半年就達到了21億元。動力電池的逆風而行,各種資本、投資基金聞風而動,已將目光聚焦到這些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潛力的上市公司,動力電池行業有望成為接下來的投資熱點。
回顧前三季度,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和國產化需求提高,鋰電池生產商特別是動力鋰電池廠家的投產規模不斷擴大。上市公司鋰電業務增長迅速,帶動公司業績迅速增長。
前瞻預測,無論是在市場熱度上,還是在投資回報上,2018年,動力電池行業前景廣闊,必將獲得更多的關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