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店外賣日流水3萬,老字號餐飲如何玩轉外賣O2O
近幾個月以來,外賣O2O一直活躍于各大頭條。先是支付寶將外賣賣上高鐵,隨后餓了么宣布收購百度外賣,近日更是爆出北京老字號餐飲店京味齋月均外賣訂單達1.5萬單,日均外賣流水達3萬元。
圖表1:近期外賣O2O行業頭條事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老字號餐飲品牌躍躍欲試,紛紛布局外賣O2O
京味齋外賣的成功,讓老字號餐飲看到了外賣行業井噴式的爆發,老字號們躍躍欲試,紛紛布局外賣O2O。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外賣O2O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包括峨嵋酒家、鴻賓樓飯莊、護國寺小吃、烤肉季飯莊、北京西來順飯莊、全聚德、慶豐包子鋪、稻香村等共計19個品牌、232個門店的老字號集體接入百度外賣;2016年,入局外賣O2O的老字號品牌已經超過50%。
圖表2:著名老字號餐飲品牌布局外賣O2O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幾家歡喜幾家愁
盡管京味齋上線外賣帶來了成倍的利潤增長,但并不是所有老字號在外賣O2O領域都是一帆風順的。
2017年8月,全聚德發布全了2017年半年報,其中首次提及了鴨哥科技停業。對此,全聚德在半年報中給出的解釋是未能達到經營預期。實際上,鴨哥科技從2016年成立到2017年上半年也確實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6年全年虧損1344.04萬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243.67萬元)。而伴隨著此次停業,全聚德試水“互聯網+”的外賣模式也劃上了句號。
圖表3:2016-2017年鴨哥科技凈利潤情況(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公司公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外賣O2O行業巨大潛力下暗藏隱患,老字號入局姿勢需正確
外賣O2O現狀及前景
近幾年來,我國外賣O2O行業交易規模快速增長,增長速度保持在2倍以上。2014年,行業交易規模為151億元;2015年增長到459億元,同比增長203.97%;到2016年,行業交易規模增長到1524億元,同比增長232.03%。2017年上半年,我國O2O外賣行業增長速度趨緩,上半年交易規模為91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28%。
隨著外賣廠商不斷擴展中小城市,同時深入不同人群需求,外賣用戶規模將持續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17年,外賣O2O的交易規模將達到2130億元,到2023年交易規模或將達到5830億元,前景非常可觀。
圖表4:2014-2017年中國外賣O2O行業交易規模及其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外賣O2O行業存在的隱患
外賣O2O火熱的背后,衛生、環境、安全等方面仍存在諸多隱患,例如食材來源不明、餐盒造成環境污染、外賣車交通事故多、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等。
老字號餐飲品牌如何玩轉外賣O2O?
老字號入局外賣O2O有自身的品牌口碑優勢,但在深耕外賣O2O的道路上依舊難點重重。那么,老字號餐飲究竟該如何正確的切入呢?
首先,老字號餐飲企業需要先對線上知識做更為深入的了解,杜絕產品同質化,杜絕盲目跟風,也盡量避免低價惡性競爭。
其次,選擇合適的商業模式。目前,外賣O2O行業主要有三種商業模式:輕平臺模式、重平臺模式和自建自營O2O平臺模式。對于大中型老字號餐飲品牌來講,比如海底撈,其在全國范圍布局廣、門店多,因此適合以自建自營O2O平臺的模式入局。對于小型老字號品牌來說,每個門店人手有限,自建平臺反而增加運營成本,因此適合采取第三方輕/重平臺的商業模式。
最后,關注外賣市場消費主題的變遷。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成為了這一市場中的主力,其消費習慣和味覺視覺審美也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因此這些因素是老字號餐飲企業在深耕外賣市場的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的部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外賣O2O行業的發展背景、發展現狀、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狀況進行研究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外賣O2O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外賣O2O行業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