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手機巨頭倒下,國產手機轉型在即
1993年4月,酷派正式成立,主營范圍為尋呼領域。2002年,酷派轉型進入手機研發領域,依托運營商市場,2012年酷派實現銷售額破百億,國內市場份額排名前三。
2017年7月16日,酷派集團被曝估值遭基金公司下調85%。
僅僅5年時間,酷派便風光不在。
圖表1:酷派集團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酷派倒下背后的原因分析
◆ 內部管理因素
2015年,酷派與360公司鬧僵,酷派集團持有的奇酷科技股份由50.5%降至25%,失去奇酷科技的控制。
2016年6月,樂視斥資9億元人民幣購入酷派股份,持股28.9%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
酷派與360、樂視的控制權爭奪導致集團高層人員流失,公司業務板塊分離,從而導致錯失發展良機。2016年10月,樂視資金鏈問題爆發,負面影響持續至今,更是給酷派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 外部市場因素
一直以來,酷派的業務幾乎完全依賴運營商,定制機產品占據其手機出貨量的80%以上。2014年,國內進入換機市場,智能手機市場快速發展,運營商補貼弱化,酷派業績開始出現下滑。盡管公司努力調整戰略謀求轉型,但結果并不成功,酷派的業績依舊下滑。
2015年,酷派出貨量約為3050萬臺,較2014年下降幅度達30%以上。到2016年,酷派出貨量下降到2150萬臺,較2015年又減少了900萬臺。
圖表2:2013-2016年酷派手機出貨量及增長情況(單位:萬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手機市場現狀
◆ 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及滲透率
2010-2016年,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快速增長,到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4.67億臺,相比2015年增長了8.6%;2017年上半年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3億臺,同比下降約1.4%。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推廣和普及,國內智能手機滲透率也由2010年的64.1%增長到2017年上半年的96.3%。
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下滑,而智能手機的覆蓋率也已接近天花板。如今的國產智能手機行業已經由紅海市場競爭進入到激烈的血海市場階段,國產手機轉型迫在眉睫。
圖表3:2010-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及滲透率變動趨勢(單位: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 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格局
從我國手機市場競爭格局來看,2016年,華為繼續穩坐手機出貨量排行榜第一名,2016年其總出貨量約為1.39億臺,上漲幅度約為33%;OPPO與Vivo緊隨其后,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出貨量分別為9390萬臺和7660萬臺。
2016年,酷派手機出貨量從2014年的第二名下降到第十,2017年上半年跌出前十排名榜。
綜合來看,目前國內手機市場華為、OPPO、Vivo等中高端手機市場表現強勁,而酷派、樂視、TCL等則表現弱勢。
圖表4:2014-2017年上半年國際手機出貨量排行榜(按2016年出貨量排序)(單位:百萬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國智能手機轉型路徑分析
◆ 找準定位占領特定市場
像酷派這一類錯失轉型最佳時機、在國內市場所占份額不大的手機制造商,其轉型路徑應該是放棄做大市場,扎實的做好線下零售,穩定大局。
像OPPO、Vivo等國內市場份額較大、實力較強的手機制造商可以考慮進軍新興市場,例如東南亞地區。
像華為這一類想做前端技術的手機制造商,角逐歐洲高端市場將是其發展趨勢。
◆ 與其他產業交互合作
手機的發展帶動了產業鏈新的整合和新生態的積聚,產業集群優勢和自主創新能力正在成為新常態,在國產手機生產、芯片設計制造、手機操作系統研發、移動應用APP開發等方面均有體現。未來,智能手機面向健康、智能家庭、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的跨界交融。因此,通過設計、技術創新對接用戶真實需求將是引發用戶購買欲突破口。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智能手機行業的背景以及所處階段;智能手機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生產運營與發展現狀;智能手機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智能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