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南航基地開建 臨空經濟區成航企布局重點
2017年10月10日,北京新機場南航基地正式開建,建設內容包括五大功能區。南航將圍繞新機場全力打造北京核心樞紐,按照承擔北京新機場航空旅客業務量40%的目標,建設覆蓋國際國內的航線網絡。按照發展規劃,到2025年,南航預計在北京新機場投入飛機250架,日起降航班超過900班次。
此前,北京新機場東航基地已經開工建設。未來,東航將和南航一樣以主基地航空公司身份進駐北京新機場,其年承運旅客將超過3000萬人次。此外,東航集團還與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政府簽署《東航北京新機場主基地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東航北京新機場基地及相關產業的建設與發展,助推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發展。
盡管北京新機場航班時刻等資源分配目前還尚無定論,但隨著航企基地項目的先后開工,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已成為除航線以外航企布局的又一重點。
我國民航機場業務量持續增長
根據民航總局發布的《2016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0.1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1.1%;完成貨郵吞吐量1510.40萬噸,比上年增長7.2%。
圖表1:2012-2016年中國民航機場旅客吞吐量情況(單位:億人次,%)
資料來源:民航總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6年,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以上的運輸機場77個,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26.2%;年貨郵吞吐量1萬噸以上的運輸機場50個,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貨郵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49.6%。其中,北京首都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0.94億人次,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二;上海浦東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344.0萬噸,連續九年位居世界第三。國際機場協會研究認為,機場每百萬旅客吞吐量,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總和1.3億美元,相關就業崗位2500個。由此可見,北上廣三大樞紐城市依然是我國臨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相繼批復
2013年3月7日以來,國家總共批復了10個臨空經濟示范區,其中國務院批復有1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其余9個由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聯合批復。
圖表2:國家級臨空經濟區批復情況(單位:平方公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6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2016-2020年)》,根據規劃,北京市將與河北省合作共建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促進京冀兩地深度融合發展。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是我國華北地區首個臨空經濟區,以在建中的北京新機場為依托,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結合北京市和河北省城鄉規劃,依托交通干線和生態廊道,對接機場功能布局,規劃航空物流區、科技創新區、服務保障區等3個組團。
航企分享臨空經濟紅利
現階段航企涉足臨空經濟主要還是圍繞運輸業的配套服務來運行,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隨著中國航企業務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航空公司分享臨空經濟紅利的方式也會越來越多元。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整體開發總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根據規劃,臨空經濟區將聚焦會展、物流、高端制造業等產業,還將開展臨空經濟區能源綜合利用規劃研究設計、地下空間綜合利用設計、綜合管廊實施、海綿城市實施等設計研究;構建臨空經濟區的綜合保稅區、起步區國際會展項目、軌道交通及站點一體化設計、濕地公園等。這也將為入駐新機場的航企向航空上下游產業延伸提供更多的機會。
圖表3:各國家級臨空經濟區基地航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臨空經濟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啟示;中國臨空經濟發展基礎行業分析;中國臨空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展望;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模式與案例分析;中國重點臨空經濟區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