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雜志擬出售股權 紙媒轉型互聯網前景與趨勢分析
2017年9月18日,美國殿堂級音樂雜志《滾石》聯合創始人簡•溫納及其兒子加斯•溫納宣布出售所擁有的該雜志的所有股權。《滾石》曾被盛贊為“嬰兒潮一代人的反主流文化圣經”,作為音樂出版領域的頂級品牌,除了美國版本外,《滾石》在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印度尼西亞、日本、墨西哥和俄羅斯等地有12個國際版本,受眾超過6500萬人。
一年前,溫納傳媒就將該雜志49%的股份賣給了新加坡的社交音樂公司BandLab Technologies(音樂實驗室)。當時,加斯•溫納(Gus Wenner)只是將這一協議定性為“純粹的行動和伙伴關系,目的是為我們制定一個計劃和一項成功的戰略。”然而僅僅在12個月之后,加斯•溫納便決定將剩下的51%股份全部出售。
出售背后的原因與滾石的效益日益下滑有關。在面臨互聯網新媒體的沖擊下,滾石的管理層最開始是采取拒絕的態度,堅持紙質發行,這一決策致使公司喪失了轉型的最佳時機,也為滾石經營效益的連年下滑埋下了伏筆。
傳統經營增長乏力
近幾年,受宏觀經濟不景氣、新媒體沖擊等因素影響,作為傳統媒體的出版發行行業表現出整體增速放緩。數據顯示,2011-2016年,雖然我國出版傳媒產業整體市場規模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是增速呈快速下滑趨勢。2011年我國出版傳媒產業增速為17.73%,2016年僅為8.96%,五年間下降幅度接近50%。
圖表1:2011-2016年我國出版傳媒產業市場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中,在出版傳媒大產業中,圖書報刊行業屬于受新媒體沖擊較大的子行業之一。2012年后,我國圖書報刊行業市場規模開始逐漸萎縮,2016年市場規模為1604億元,連續四年下滑。
圖表2:2011-2016年我國圖書報刊行業市場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互聯網帶來的沖擊明顯
1、網民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我國手機網民的規模呈快速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6.95億人,同期網民總數為7.31億人,手機網民占比高達95.1%。
圖表3:2010-2016年我國手機網民變化情況分析(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上網時長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我國網民每周上網時長呈穩步增長趨勢,近三年,穩定在26小時以上,2016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6.4小時,日均達到3.8小時。
圖表4:2011-2016年我國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單位:小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新媒體的成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了,新媒體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并且通過多種途徑沖擊傳統出版發行行業。
圖表5:互聯網對紙質媒體沖擊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紙質媒體轉型可期
在文化內容產品向新媒體遷移的趨勢下,傳統紙質媒體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與探索,逐漸從規模化、大眾化、紙質化向小型化、定制化、數字化轉型,以滿足多元化的用戶需求。同時終端渠道進行業態升級,加入餐飲、娛樂等元素,出現了“咖啡屋”、“書吧”、“O2O線下體驗店”等新業態。相關上市公司也開始積極推進轉型升級,目前轉型升級的路徑主要有兩個:一是做產業鏈延伸,二是布局新業務。當然很多實力較強的傳媒集團公司往往是多路徑發力,而非選擇單一路徑進行戰略轉型。通過戰略轉型,公司將在傳統出版發行領域的優勢與數字化、多元化進行有機結合,雖然在轉型過程中難免會有陣痛期,但是從上市公司近幾年的轉型表現來看,前景依然可期。
圖表6:部分傳媒公司轉型重點路徑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期刊產業當前的發展態勢,全媒體時代給期刊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在當前行業轉型要求背景下,指出期刊企業未來的商業模式趨勢以及應對策略。報告具體...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