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強勢逆轉,且看國產智能手機如何掘金海外市場
7月7日,小米公司宣布其2017年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達到了驚人的2316萬部,該季度出貨量是小米手機問世七年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然而,就在去年也就是2016年,IDC的數據顯示,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小米,其小米手機出貨量首次跌出了全球前五,跌幅達到25%。筆者分析認為,小米手機從困境中實現快速逆轉,除了其新零售模式的作用之外,國際市場的增長是主要助推因素。
圖表1:2016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單位:百萬臺)
資料來源:IDC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印度市場表現搶眼
(1)未來全球智能手機第三大市場
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潛力巨大。一方面,從市場容量來看,根據IDC預測,2017年印度將會成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其市場份額將僅次于中國和美國,占到世界智能手機需求量的10.3%。印度智能手機市場需求量大,主要原因是其龐大的人口紅利和國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印度人口達到了13.24億人,僅次于中國,且其人口增長率高達1.15%,預計未來2年內,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與此同時,2016年印度人均GDP達到了1709美元,國民消費水平進一步拉升。
另一方面,從市場飽和度來看,擁有與中國人口數量相當的印度,其2016年智能手機出貨量不足2億部,印度國內尚有半數人群未使用智能手機,市場潛力較大。
圖表2:2010-2016年印度人口變化趨勢圖(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印度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3:印度將成為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
資料來源:IDC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國內手機品牌紛紛發力印度市場
面對這一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國內智能手機品牌把握契機,紛紛發力印度市場。
? 小米——投資建廠,業績亮眼
2014年下半年開始,小米開始在印度市場銷售手機,之后長期保持第二位的市場份額。小米通過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建立了兩座工廠,專門用來生產小米智能手機等產品;2017年上半年,小米宣稱,其在印度市場的業績同比增長了328%,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位。
? Vivo——專注線下,發展快速
Vivo同樣于2014年進入印度手機市場,2015年Vivo公司提出了“Love India,Love Vivo”的印度本土發展計劃,致力于開發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與國內發展策略一致,Vivo進入印度市場之后,同樣是致力于開發線下渠道,目前Vivo產品已經進入印度300多個城市,產品覆蓋范圍極廣。目前,Vivo在印度市場份額位居第三位,發展速度極為快速。
? 華為——價格偏高,份額有限
華為于2013年進入印度手機市場,但是由于資源投入有限以及價格偏高,華為手機在印度市場表現并不太理想,市場份額位居小米、Vivo、Oppo、聯想等國內手機品牌之后。近期,華為宣布將調整其在印度銷售的智能手機價格,主要定位于中檔智能機市場,其目標是搶占20%-25%的市場份額。
? 聯想——渠道優勢,份額領先
2015年,聯想正式進軍印度手機市場,并于當年在印度市場銷售了超過600萬部的手機。聯想集團的主要業務是電腦和服務器,其在印度市場經營多年,已經構建了較為完備的銷售網絡。憑借這一優勢,聯想手機在印度市場快速發展,市場份額位居第三位。
圖表4:2016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行榜
資料來源:Canalys estimates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巴西市場潛力大,問題也有
巴西智能手機市場容量巨大。據公開資料顯示,巴西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市場,僅此于中國、美國和印度。根據IDC預測,2017年巴西市場將占到世界智能手機需求量的4.4%。目前,巴西人口超過2億人,手機用戶超過1.2億戶,市場需求量大。
但是,國內手機品牌在巴西市場表現卻并不太理想,2016年國產手機市場份額約為30%。在國內發展極快的小米、華為、中興等手機品牌,在巴西市場均鎩羽而歸,表現并不太理想。巴西智能手機市場如此難做,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巴西所推行的高稅收政策,其對進口電子產品征收高額關稅,抬高了進入壁壘。另一方面,巴西消費者偏好與國內市場差異較大,缺乏本土化優勢的我國手機品牌大多遭遇水土不服,無法有效滿足巴西當地市場的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智能手機行業的背景以及所處階段;智能手機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生產運營與發展現狀;智能手機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智能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