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前行近10年 中國乳制品行業翻身仍需時日
中國奶源已是世界級水平,相對進口奶有一定優勢:
2017年5月10日,第五屆中國好鮮奶·新鮮盛典在昆明舉行。農業部原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2008年的中國奶業和今天的中國奶業有脫胎換骨的變化。今天我們養殖的水平、企業集中度都不是2008年的了,我們的加工設備都是世界頂級的設備,我們企業拿出的加工水平包括奶源水平都是世界級的水平。今年第一季度,國家食藥監總局對中國奶業各個環節檢驗的結果是百分之百的合格,不是百分之九十九,是百分之百完全合格。
外國液態奶保質期通常是一年,萬里迢迢的牛奶出口中國,在新鮮程度上是無法媲美國內的鮮奶。
中國乳制品出口幾乎為零,國外對我國乳制品還不夠信任: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6年我國乳品進口額33.71億美元,同比增6.1%;出口額0.48億美元,同比增6.7%;進出口總額為34.19億美元,貿易逆差為33.23億美元。2017年一季度,我國乳品進口額13.11億美元,出口額0.09億美元,進出口總額為13.20億美元,貿易逆差為13.02億美元。
幾乎為零的出口,巨大的貿易逆差說明,國外對中國乳制品信任度也比較低。
圖表1:2014-2017年一季度中國乳制品行業進出口狀況表(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聚氰胺”是國內乳制品行業背負最沉重的石頭:
2008年9月8日,甘肅《蘭州晨報》等媒體首先爆料毒奶粉事件。后來衛生部證實,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造成嬰兒的泌尿系統結石,對嬰兒造成不可逆轉性傷害。“三聚氰氨”迅速席卷了不乏知名品牌的22家乳制品企業,對中國快速發展中的牛奶產業帶來了毀滅性的重創和打擊,不僅使得產品銷售和消費者信心急劇下降,也使得蒙牛、伊利、光明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銷售遭受重創,甚至波及到了液態奶、酸奶、雪糕、飲料等多個甚至整個食品行業的發展,并給相關產業也帶來致命打擊。
圖表2: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乳制品行業正在進行消費升級,質量升級:
我國乳品市場正處于消費升級的浪潮中,消費者更加關注奶源安全,并青睞于乳制品的營養均衡和健康功能。因此,乳品的品質和功能升級,已成為乳品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2009年以來,我國牛奶價格穩定性趨勢性上漲,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圖3:2009-2016年牛奶價格走勢(單位:元)
數據來源:開源證券 前瞻產業研究院
信任源于質量,建立的過程仍需時間:
曾經的中國乳業對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快十年過去了,傷疤依舊明顯。但是這種信任危機對投資者也是一個機會,我們認為中國乳制品行業在時間的推移過程會逐步建立良好形象,會逐步蠶食萬里迢迢的進口奶的份額。而伊利,蒙牛,光明等龍頭企業無疑會從其中獲益。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乳制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乳制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乳制品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