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末地方國企資產證券化率有望達到60%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國企改革正式駛入快車道。在中央層面,2015年,國企改革頂層制度設計已經完成,2016年2月國資委披露了“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正式向精耕細作階段邁進。在地方層面,截至2016年4月12日,全國至少已有25個省出臺國企改革方案,近40個地級市發布了2016年的國企改革工作計劃,資產證券化、重組調結構、發展混合所有制、清理“僵尸”企業等均成為各地的工作要點。
結合近期地方和中央的國企改革相關政策規劃,我們預計資產證券化將會成為我國地方“十三五”國企改革的主要路徑選擇。國有控股企業的整體上市,被稱為國有資產證券化;各地方政府國有資產上市的比例稱為證券化率。目前我國國有資產證券化整體比例偏低,為此國務院國資委推動了央企資產證券化的進程。2015年,國務院國資委已推動了12家央企重組整合,使得其監管的央企已由112家減至106家。這其中,五礦中冶、中遠中海、招商局和中外運長航等整體上市重組,這些舉措使得央企資產證券化的比例進一步提升。
但在地方層面,地方國企資產證券化的比例依然偏低。從2016年初的地方兩會開始,包括上海、廣東、山東、江西、江蘇、吉林在內的20余個省市明確了國有資產證券化率目標,普遍定在50%以上,并明確了相關細則和試點安排。以我國國有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廣東為例,根據廣東省國企改革方案,未來五年廣東省希望將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率由現在的20%提高到60%,主營業務實現整體上市;廣州市則進一步明確,至2020年,競爭性領域的市屬企業將全部實現整體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中部地區國企重鎮湖北省也制定了省屬國企資產證券化的目標,根據方案到2020年湖北全省省屬國企資產證券化的目標為50%。和當前約30%的證券化率水平相比,提升空間較大。
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多數省份國企證券化率偏低,國企證券化率不到30%,提升幅度依然存在較大的空間。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十三五”中國國企改革市場深度研究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地方國企資產達54.96萬億元,而資產證券化率總體不到30%,未來幾年可能有近10萬億元地方國企資產實現證券化。
圖表1:我國主要省份“十三五”資產證券化目標(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地方政府政策的帶動下,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地方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將快速提升。前瞻產業研究院初步測算,未來幾年內我國地方將有近30萬億元的國有資產進入股市,地方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在“十三五”末期有望達到60%。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超細纖維合成革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超細纖維合成革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超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