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型眾創空間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
創客型眾創空間—這類孵化器是在互聯網技術、硬件開源和3D制造工具基礎上發展而來,以服務創客群體和滿足個性化需求為目標,將創客的奇思妙想和創意轉化為現實產品,為創客提供互聯網開源硬件平臺、開放實驗室、加工車間、產品設計輔導、供應鏈管理服務和創意思想碰撞交流的空間。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眾創空間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對我國創客型眾創空間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柴火創客空間為例進行了詳細分析。
一、創客型眾創空間的運營模式分析
創客空間主要有三種模式:
圖表1:創客空間主要模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創客型眾創空間的盈利模式分析
會員制:發展高端會員,為會員提供一系列專業的設備與基礎工作環境,通過收取會員費和通過會員贊助的方式維持創客空間的運作與盈利。
增值服務:把創客空間打造為基礎平臺,為創客群體提供增值服務,參考目前眾多創業咖啡的形式實現人才與資本的對接。
教學內容輸出:創客空間會定時組織線下交流活動,每次活動現場可以錄制下來,資料可以整理成冊,眾多優秀的課程能為日后創意線上教育輸出高質量的內容。
圖表2:創客空間主要盈利模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創客型眾創空間的創業服務體系分析
圖表3:主要創客空間服務體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創客型眾創空間發展現狀分析
創客型眾創空間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發展較為迅速,目前主要有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北京創客空間、南京創客空間、成都創客空間、陽光創客空間、廣州夢車間等。
五、創客型眾創空間典型案例—柴火創客空間
柴火創客空間是機器科技的工作坊。“創客”概念源自國外,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意指熱衷于創意、設計、制造的群體。柴火創客空間是深圳的創客們聚集的“創意會所”。據悉,每周三晚上,柴火創客空間像各地的創客空間一樣,會舉辦聚會活動,創客們分享大家最近的戰斗成果,或者關注到的最新的技術。
2010年,柴火創客空間正式成立。作為深圳第一家創客空間,承載了一分執著,一份信念,當然也終于給在深圳的創客們帶來了一個可以擰成一繩的契機。
柴火建立的初衷很簡單,猶如名字的由來: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因此一直以來,柴火的理念都是為創客們提供一個好的場所,讓來自各界各有所長的人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并且加些催化劑,把這火花炸得更歡騰,讓普通大眾能夠看到能夠感受能夠喜歡。創客來源于生活但不拘泥于生活,歸根結底,柴火一直都想把不甘寂寞的人變為創客,讓創新創業變為他們不甘寂寞的一種宣泄。
柴火的理念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一直以來,誠摯的伙伴都給了我們最堅實的支持。從柴火走出的項目與成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柴火第一位會員王建軍的Makeblock、海歸帥氣的高老師的Betwine、國內創客大神級人物張浩Dorabot、以及充滿樂趣像朝陽一般的ShenzhenDIY.其實并非是柴火成就了他們,反而我們一直堅信是他們成就了柴火,是創客社區的小伙伴們共同成就了柴火。柴火只是深圳創客社區的一個縮影,但絕不是柴火就代表著深圳的創客。深圳的創客們都是有獨立思想,有高尚情懷以及有夢想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創客們不只是柴火的會員與訪客,每一個創客都是柴火的締造者。柴火也從未忘記過你們對柴火的付出,也愿大家的付出都會有各自的收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