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又現火爆 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風險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傳統手機廠商和互聯網手機廠商們注重營銷,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努力吸引消費者眼球。國產手機市場的熱鬧,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初波導、夏新、海信等國產手機的“顯赫一時”,甚至聯想起更早時候國產VCD廠商上演的“百團大戰”。之前市場上的幾番熱鬧背后,有著相同的地方——銷量火爆,卻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價格戰創造出一個個低價“紀錄”之后,不少風光一時的廠商被市場無情淘汰。如今,國產手機又見火爆,要做的是避免重蹈覆轍的風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手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指出,至2013年底,全球手機用戶數量為68億,比上年增加5.37億,增速有所增長,但整體增長趨勢將會減緩;全球整體滲透率為96%,發達國家為128%,發展中國家為89%,2013年底,全球智能手機用戶達14億。
圖表1:2005-2013年全球手機用戶數量及增長率(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見,全球手機用戶呈逐年遞增態勢,這也就意味著手機市場需求在不斷擴大。然而,當前,手機行業的市場份額還是被國外的大品牌所主導。今年一季度,蘋果一家就斬獲了手機市場92%的利潤,遠遠高于去年同期的65%;雖然在市場份額上節節敗退,三星獲得的利潤也有15%。蘋果與三星的利潤總和為107%,也就意味著諸多手機廠商在虧損。前瞻網發布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一系列新的游戲規則正在改變手機行業的盈利模式,與智能家居等領域更深的互動也讓手機銷售不再是單純賣硬件,從根本上講,國產手機廠商依然需要在開放式創新的過程中建立用戶體驗模式,盡早擺脫同質化和言必稱“性價比”的尷尬。
前瞻網發布的手機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國產手機要實現銷量優勢轉化成利潤勝勢,至少要分三步走,第一強技術創新,通過自主研發,在硬件層面特別是核心零部件層面實現突破,縱觀國產手機行業,只有華為、OPPO等少數廠商在芯片、充電等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大部分廠商還停留在硬件完全依賴供應商的階段,缺少創新和專利儲備。第二,進一步優化手機系統和用戶體驗,一系列調查顯示,手機用戶最關注的依然是運行速度、功耗、使用流暢性等基本功能,在系統優化上,國產手機廠商必須重視解決用戶“痛點”,從他們的實際需求出發。第三,開拓新的領域,比如,開拓海外市場或者將手機與智能硬件深度結合,讓手機終端成為智能家居入口。
說到底,國產手機廠商必須盡快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優勢和功能特色樹立健康的品牌形象。噱頭只能帶來一時的話題和銷量,未來的路還得沉下心來一步一步走。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360向酷派索分手費搶蘋果頭條 智能手 |
七月手機新機發布不斷 八月錘子奇酷二重 |
錘子堅果手機低價情懷攪局 智能手機行業 |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前瞻預計,智能對手機市場銷量的推動作用在2012年將得以延續,屆時3G和智能手機逐漸普及,整體手機市場銷量規模達到一定高度后,其增長速率會繼續放緩。而2013年隨著4G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