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屢下跌的油價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何去何從
自2014年7月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尤其是在11月中旬跌至80美元/桶以下,為2006年以來首次進入70美元警示區。國際石油市場供應與需求出現明顯不平衡,供大于求的特征十分突出,這也是持續到2015年國際油價下跌的基本原因。
油價的下跌,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其中就包含備受影響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14年世界海洋工程裝備總訂單金額為340億美元,與2013年相比下降幅度達35.11%。其中,鉆井裝備訂單總額為129億美元,同比下降54.26%;生產裝備訂單金額為30億美元,同比下降76.38%。
前瞻產業研究院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全年共接獲海洋工程裝備訂單119億美元,雖與2013年的254億美元相比下降幅度較大,但是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并首次超越韓國,領跑訂單榜。
圖表1:2012-2015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訂單規模全球占比變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然而,要使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繼續保有較好的發展態勢,還應關注到我國與國外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技術上的差異,如主流裝備的自主設計能力、新型高端裝備設計建造技術、基礎共性技術差距等。只有迎頭趕上,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前瞻網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研究報告分析認為,要使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盡可能的減小國際油價波動對自身經營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加快重點產品研發:重點發展市場需求量較大的半潛式鉆井平臺、鉆井船、半潛式生產平臺、浮式生產儲卸裝置、起重鋪管船、深海錨泊系統等關鍵系統和設備,逐步實現自主設計建造,形成品牌,使之成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主導產品。(2)大力培育專業設計能力:在鞏固提高淺水裝備設計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升裝備的前端工程設計和基本設計的能力,掌握大型功能模塊的設計技術,突破相關系統和設備的核心技術,全面提升大型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能力。(3)夯實產業技術基礎:建設深海技術裝備公共試驗/檢測平臺,積極開展海洋環境觀測與監測技術、深海運載與深海探測、海底觀測網絡技術等海洋基礎技術的研究;系統開展深海浮式結構物水動力性能分析、深海設施疲勞強度分析、裝備和設備的安全可靠性、海洋防腐蝕技術等基礎技術的研究。只有在技術上實現突破,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行業中脫穎而出,逆流而上。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油價跌跌不休 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解讀 |
海洋工程裝備新增市場需求空間巨大 |
2014年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增長加快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