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0大影視上市公司 上半年誰最掙錢?
8月底,多家文化娛樂類上市公司發布2015年中報,縱觀國內十大影視上市公司凈利潤排行榜,其中華誼兄弟以5.04個億的凈利潤位居榜首,成為最賺錢的影視公司。樂視網、華策影視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
圖表:10大上市影視公司誰最賺錢(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說到這些影視公司,似乎都有些心猿意馬,“一劇兩星”之下,電視劇公司紛紛轉型,其中排名第三的一直以電視劇業務為主的華策影視已經開始在電影業務方面發力。
華策影視從電影發行發面切入電影產業鏈
如今的華策影視,已經越來越不愿意外界將其視為一家單純的電視劇公司,今年上半年,華策影視完成對網劇、電影、綜藝等全娛樂內容板塊的布局,而在電影業務方面他們的切入點是電影產業鏈中的發行業務。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中國電影產業的產業鏈主要包括內容提供商(如制片商、外包內容提供商)、電影發行商、傳播渠道商等主要部分。
圖表:中國影視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影發行是收益最大、風險最低的一環
電影發行企業收入來源主要是票房分賬。從產業鏈上看,一部電影上映后,票房的40%收入歸內容制作團隊,50%被院線拿走,發行在其中約能拿到10%的收益,利潤在電影產業鏈中是最低的。但從利潤成本來看,為了減少資本運作風險,在電影發行過程中一般也存在多種渠道:1)傭金制:沒有前期資本傭金,發行商從電影票房中收取一定比例傭金。2)購買:發行商通過交付前期固定費用從電影制片商那里買到電影發行權,然后獲得全部票房收入,但如果票房收入低于購買發行權成本,發行商就要承受資本風險。3)最低保證制度:發行商向電影制片方提供票房最低保證金額,但同時從票房收入抽取的傭金比例也會相應增加。這樣電影宣傳廣告等成本基本上由制片方支付了,相對于發行自身成本,發行的利潤率基本上能夠達到35%。
綜觀電影各個產業鏈,發行無疑是風險最低、收益最大,也相對容易切入的一環。今年下半年,華策已拿到了《刺客聶隱娘》《蒸發太平洋》《剩著為王》等多部電影的獨家發行權。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電影《智取威虎山》好評如潮 徐克導演不 |
《鬼媽媽》團隊再用3D打印技術制作電影 |
兩大首富馬云王健林紛紛進軍電影產業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