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力推信息技術應用 提高城市公交智能化水平
近期,交通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大力推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服務、管理方面的深度應用,全面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
物聯網中RFID技術對智能交通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物聯網中自動控制、傳感器技術對交通的實時控制與指揮管理有巨大的用處。交通信息采集被認為是ITS的關鍵子系統,是發展ITS的基礎,成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無論是交通控制還是交通違章管理系統,都涉及交通動態信息的采集,交通動態信息采集也就成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務。
云計算和物聯網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云計算”是“互聯網”中的神經系統的雛形,“物聯網”是“互聯網”正在出現的末梢神經系統的萌芽。云計算是隨著處理器技術、虛擬化技術、分布式存儲技術、寬帶互聯網技術和自動化管理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從技術層面上講,云計算基本功能的實現取決于兩個關鍵的因素,一個是數據的存儲能力,另一個是分布式的計算能力。云計算應用于智能交通領域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對大型集團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產品、技術、運營管理和資源整合等方面有推動作用。
專利申請可以反映出行業技術的活躍度情況,專利申請量越多,代表技術研發的活躍度越高。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6-2013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技術活躍度逐年提高,2013年全年的專利申請量為375個,截至2014年12月11日的專利申請量為199個。
圖表1:2000-2014年智能交通行業技術專利申請量走勢圖(單位:個)
注:2014年專利數據截至2014年12月11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我國智能交通行業技術研發的活躍度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智能化是時代發展的方向,交通部力推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為智能交通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然而,行業仍存在多種制約瓶頸亟待突破。美、日、歐在智能交通的發展初期,都是依靠一些有實力的大企業的積極推動,以及政府支持和重視企業所發揮的作用。影響中國智能交通發展的關鍵在于許多非技術的問題:
圖表2:影響中國智能交通發展的原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國內的智能交通行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有實力的企業不多,需要政府在體制方面創新、在政策方面超前,使我國的智能交通企業在資金、人才等方面得到真正的扶持,從而在市場上真正發揮作用,打造中國特色的智能交通之路。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智能交通行業成為節能降耗的重要推手車聯 |
到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產業規模將超過 |
物聯網發展促使智能交通再突破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