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轉投A股市場 DNA測序醞釀千億規模市場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華大基因已放棄在港IPO的計劃,轉而回歸A股,原定分別在香港上市的兩家子公司將合并為一家企業在A股IPO。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DNA測序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0-2014年,公司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呈現出逐年較快增長的趨勢,尤其是2012年,銷售收入大幅增長52.87%,達到19.93億元,利潤總額為2.08億元,同比增長25.37%。2014年,公司銷售收入為27.93億元,利潤總額達3.32億元,各自同比增長了18.77%和21.56%。總體來看,公司的產銷能力和盈利能力很強。
圖表1:2010-2014年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銷售收入變化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龍頭企業——華大基因的相關規劃方向可以看出,我國DNA測序未來的產業化發展重點是兩個領域:農業和醫療,一個與人的飲食有關,一個與人的健康有關。
目前我國DNA測序服務產品以科技服務為主,像很多醫院、制藥公司和生物科研機構,都需要高效快捷、價格低廉的基因測序服務。不僅如此,針對他們的研究目的和需求,還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全套解決方案。
其中,無創產前診斷(NIPT)是目前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臨床應用。隨著測序成本的不斷降低,潛在消費群體對NIPT的接受程度也會越來越高。目前參與NIPT檢測的包括2類人群,即通過血清篩查結果顯示為陽性的孕婦和部分高齡產婦,考慮到城鎮化程度擴大后,產婦平均年齡的增長,中國NIPT市場規模或有望超過100億元。
圖表2:2007-2020年中國DNA測序市場容量規模和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今,全球各國都已經投入巨資開展第三代測序技術的研發,全球一批制藥、育種、新材料等科技機構和企業都進入基因組應用領域。我國也從政策到實業層面,看好生物產業成長的機會。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提出,我國將重點開展以新一代測序技術為代表的前沿核心關鍵技術點、重大技術體系和重大產品的研究開發,構建具有行業帶動性的重大技術體系,建立國家級生物技術孵化器和集成示范基地,集成官產學研資等各方力量,以點帶面,促進生物技術產業跨越發展。
《生物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生物產業要完成10000種微生物、100種動植物組基因測序、發現約500個新的功能基因、轉化應用5個以上有重大經濟價值的基因或蛋白。按每種微生物進行“基因組完成圖”測序的費用為30萬-50萬的價格來看,DNA測序帶來的市場容量達千億元,這還僅僅是DNA測序商業應用市場的冰山一角。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2015年DNA測序行業發展前景淺析 |
DNA測序大顯神通 曹操家族DNA確定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