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發布 機器人產業獲政策長期利好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根據《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方面,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制造等技術瓶頸。
近年來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對高端智能產品、高新技術企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等進行扶持,從產品、企業和行業三個層面來鼓勵工業機器人及其相關行業發展。從影響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因素來看,國內的工業機器人產業政策配套不完善、各政策間銜接不夠緊密,導致企業的業務發展及擴張在一定程度上面臨阻礙,行業的發展速度也因而受到抑制。《中國制造2025》規劃了機器人長遠發展目標,因此很好解決行業政策推廣的不連續性,機器人產業有望獲政策長期利好。
機器人替代優勢明顯
工業機器人使用成本僅為人工的23%。工業機器人產品按十年使用壽命折舊(含維護費用)每年成本約5萬元,而三個成熟的焊接技工每年的成本達到7.2萬元*3=21.6萬元。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直觀看出,一臺工業機器人在產生相同效益時,投入的成本是使用人工成本的23%。這個比例將大大降低企業的制造成本,為企業盈利提供廣闊空間,也提高了企業的價格競爭優勢。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就意味著企業投資工業機器人2-3年即可收回成本。
圖表1:工業機器人與人工成本比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下游應用產業眾多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研究表明,隨著工業機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已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目前,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等領域中,在中國,約33%的工業機器人用于汽車整車制造及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應用領域較多的其次是電子電氣行業,約31%的工業機器人用于電子電氣行業。
圖表2: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有望獲得30%+增長速度
過去中國制造是勞動力輸出型,附加值價值低,分享產品利潤份額較低,所以眾多的國外企業在中國設廠。但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這種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持續,人口紅利的消失,導致勞動力也不再“廉價”,因此向現代化制造業方向發展,振興制造業、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中國制造轉型在所難免。
從制造業的發展歷程看,生產手段必然要經歷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變革。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如何進一步提高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已經成為不少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作為先進制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普及自然成為企業較理想的選擇。
據IFR統計顯示,2005-2014年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國工業機器人未來的增速可達30%以上。假設2015-2020年我國年新增工業機器人供給年增長速度在30%以上,預計2020年工業機器人年銷售量超過21萬臺。
圖表3: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年銷售量預測(單位: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全球第一 市場需求依 |
2014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在滬舉行 |
海爾大裁員乃工業機器人所賜?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