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行業進退兩難
2014年,對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來說無疑是輝煌的。因為這一年小米銷售手機總計6112萬臺,較2013年增長227%,登頂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在2014年最新的全球十大智能手機排行榜當中,中國智能手機也表現出色,占據了十大智能手機中的6席。同時,我們不得不面臨行業在井噴式增長過后突然放緩的步調。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較前幾年明顯放緩,全年智能手機銷售量為3.87億部,同比增長12.83%。盡管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但是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依然有望達到4.2億部,只是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個位數。
圖表1:2011-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單位:億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擴張遇阻,產能過剩局勢嚴峻
面對國內智能手機未來需求的緩慢增長態勢,而國內手機品牌又大肆擴張,可以說中國智能手機行業遭遇擴張遇阻,產能過剩的局面越來越嚴重。所以近年來的我國手機走出去已經勢在必行。
但專利技術正成為中國手機公司開拓海外市場要優先考慮的問題之一。對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來說,目前在構建專利儲備上主要有三種類型。其一,如Nubia和榮耀,其背靠母公司的支持,在移動通信領域已有較多的專利積累,并開始利用規則建立知識產權防控體系;其二,如聯想和TCL通訊,通過購買等方式,迅速擴大自身專利儲備;其三,如小米等廠商,在專利上仍以外觀設計為主,涉及通信領域核心技術較少,并且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折戟,進一步說明了手機專利已成為我國智能手機的一個短期內難以跨越的巨大門檻。
智能手機行業展望
筆者看來中國智能手機未來將不得不經歷以下兩個階段:
行業洗牌,大品牌逐漸顯現
針對國內市場智能手機漸趨普及的情況,國產智能手機品牌重新洗牌格局或已成勢。隨著全球智能手機日漸飽和、4G新技術代際的更替,那些缺乏品牌影響力、創新研發能力不足、核心專利儲備不夠、產業鏈議價權不高的低端廠商難免在“淘汰賽”中出局。
未來,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仍將持續走高,蘋果品牌的高關注度或許難以輕易撼動,但在市場占有份額上或許只可在中高端市場具有優勢。在中低端市場,三星、索尼在中國市場的頹勢已然顯現,想要重新掙得中國市場份額,除了要在高性能低售價上面下功夫外,能否在智能手機功能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創新出自身特色,也是贏回市場的一劑良藥。
此外,在不斷優勝劣汰的激烈角逐過程中,大品牌效應將逐漸顯現,小品牌逐步被大品牌所整合,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大規模走向國外市場
2014年是中國智能手機由快速增長階段向成熟階段邁進的轉折點,一方面是國內供給接近國內需求的平衡點,增長趨于平緩將是未來主調;另一方面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發展空間有限,經過這幾年的累積,已經形成了小米、聯想、華為、中興等在國際市場有影響力品牌,在自身擴張的需求和產能逐步走向過剩的時候,走出國門,邁向世界是時代的選擇。特別是在非洲、印度、東南亞等未來具有潛力的新興市場面前,這種機會彌足珍貴。
同樣2014年中國手機也面臨了專利不足的問題,這也是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深度的不足,相信有聯想和TCL通訊,通過購買等方式,迅速擴大自身專利儲備和Nubia和榮耀依靠自身母公司的專利儲備為榜樣,國內智能手機將開始大規模的海外淘金之旅。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智能生態圈構建加速 智能手機市場前景分 |
2014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小米第一 |
小米雄霸2014國內智能手機排行榜 酷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