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產業市場宏大 外資企業搶灘登陸
依照國際慣例,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的7%,就被稱為“老齡化社會”,而超過了14%就被稱為“老齡社會”。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2001年就已開始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從政策面上來看,各國在應對養老問題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也不例外。此前民政部、發改委等十部委發布《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民辦養老機構提供的育養服務免征營業稅,養老機構在資產重組過程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不難看出的是國家對養老產業已經落實到對企業的支持,不再像以往只是趨勢引導。并且就目前看來,未來國家還將鼓勵六大養老產業,分別為老年健康管理服務業、老年康復護理業、老年家政服務業、老年文化教育業、老年宜居服務業以及老年金融理財業。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盡管我國遭遇了“未富先老”的尷尬局面,但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甚至老齡社會后,養老產業也將會帶來長期的投資機會,甚至可能蘊藏的是百萬億級的消費潛力。
1、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長趨勢,提供了龐大的潛在老年消費市場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在2002年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達到了7.3%,2014年末為10.06%。隨著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即將進入老年,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將進入發展時期。預計到2015年我國老年人總數將達到2.2億人,2027年超過3億人,2044年將達到4億人。在未來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將一直呈迅速增長的發展趨勢。龐大的老年人群以及未來數十年不斷增長的趨勢,決定了老年人消費群體將支撐起一個龐大的老齡產業市場。
圖表1:2002-2014年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增長速度(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老年人口消費潛力相當可觀
根據預測,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2014年至2050年間,老年人口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占GDP比重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左右。
3、養老金融工具需求日益迫切
目前75%的中國老年人口擁有住房,但現有住房是按照年輕型社會的需求建造的,缺乏適老性設計。比如很多六層高的樓房,沒有配備電梯,對于老齡人口來說,居住十分不便。通過開發適宜的金融工具,進行以房養老、租賃、互換,可以很好地發揮房產的養老功能。
4、老年人消費觀念轉強
部分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已經由被動走向主動,且在市場上相當活躍部分55歲以上的新老年人,他們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同于傳統老年人,他們在美容、穿著打扮、營養食品、健身娛樂、旅游觀光等方面,有著強烈的消費興趣,他們的保險意識、精神文化消費意識加強,因此他們是推動今后老年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