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學原料藥市場的前景看好 必將推動上游醫藥中間體的走強
所謂醫藥中間體即在化學藥物合成過程中制成的中間化學品,往往只是相差一步到兩步的過程即可合成原料藥并最終制成藥物成品。基礎化工原料為醫藥中間體的上游,而原料藥和制劑為醫藥中間體的下游?;A化工原料、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及制劑構成了化學制藥行業完整的產業鏈。
圖表1:醫藥中間體行業產業鏈簡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8-2014年,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4年達到4240.35億元,同比增長11.01%;從化學原料藥行業的增長速度來看,2011年的增速為22.59%,為近年來最大值。從這些經濟指標來看,化學原料藥行業依然保持著相當明顯的增勢?;瘜W原料藥市場的前景看好,必將推動上游醫藥中間體的走強。
圖表2:2008-2014年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醫藥中間體行業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起步,經過30多年的長足發展,我國醫藥中間體的生產基本可以滿足我國醫藥生產需求,只有少部分需要進口,譬如急需引進的GCLE等合成技術復雜的高端中間體。2008-2014年,我國醫藥中間體工業總產值逐年增長。具體來看,2013年,我國醫藥中間體工業總產值為3490.70億元,同比增長13.89%;2014年,我國醫藥中間體工業總產值為3845.52億元,同比增長10.16%。
圖表3:2008-2014年我國醫藥中間體行業工業總產值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醫藥中間體供大于求現象較為突出,對于出口的依賴度也逐漸增大。但是我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維生素C、青霉素、對乙酰氨基酚、檸檬酸及其鹽和酯等大宗產品,這些產品的特點是產品產量巨大,生產企業較多,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及附加值均偏低,它們的大量生產造成了國內醫藥中間體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仍主要依賴進口。
對于保護氨基酸類醫藥中間體,國內生產企業中大部分產品品種單一,質量不穩定,主要是為國外生物制藥公司定制化生產產品。只有一些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實力、擁有先進生產設施及規?;a經驗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獲取高利潤。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第三方醫藥物流越來越重要 順豐進入醫藥 |
2014年醫藥批發規模將達1.3萬億 |
近百批中藥飲片抽檢不合格 中醫藥國際化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