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等影片混戰銀幕 春節檔票房創新高
春節已經結束,電影票房混戰也隨之結束。在2015年春節七天長假的時間里,中國內地票房市場合計報收約17.5億元,比2014年春節檔14億的收入有了25%的大幅上漲。大年初一全國票房更是達到3.3億,創史上單日新高。春節檔票房創新高的原因何在?除了影片扎堆選擇春節首映,也因為中國影院和銀幕總數在穩定增長。
2015年春節檔全國上映的影片數量眾多,排片非常擁擠。大年初一就有《天將雄師》、《澳門風云2》、《狼圖騰》、《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爸爸去哪兒2》、《爸爸的假期》、《沖上云霄》、《新年來啦之大鬧除夕》這8部新片上映,如此激烈的混戰,使得春節檔票房創新高,也表明內地電影市場進入了單日票房3億元的時代。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影院線和電影院運營管理及投資風險分析報告》顯示,2009-2014年,中國影院數量逐年上升,從2009年的1687家上升到2014年的5785家,年復合增長率27.95%。2014年新增影院1202家,累計影院數為5785家,較上年同期增長24.41%。
圖表1:2009-2014年中國影院數量增長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傳媒藍皮書2013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06年以來,全國銀幕數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年復合增長率達29.71%。具體來看,2010-2012年,全國銀幕數總量迅速爆發,2012年銀幕數總量達13118塊。近兩年來,中國銀幕數增幅有所減緩,但呈處于高速增長階段。2014年,中國新增銀幕4297塊,平均每日新增11.7塊,全國累計銀幕24304塊,銀幕增長率環比增長32.1%,增速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
圖表2:2006-2014年中國銀幕數量增長情況(單位:塊,%)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影產業是個大行業,整個產業鏈的主體主要包括制片商、發行商、院線、影院。院線是我國電影發行的主要機制,以院線為紐帶向旗下影院拷貝影片統一排片播映,影院是電影產業流通的最后終端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影院承擔著影片播映和票房收回的主要任務。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運作的結果是產生票房,票房是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收入保證,每個環節的票房分賬比例都不一樣。我國票房分賬體系為在扣除5%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后,上下游按票房收入按比例分賬,一般上下游按43:57的比例進行分賬,其中制片方+發行方分得43%,院線公司+影院分得57%。而制片方與發行方,院線公司與影院各自具體的分賬比例以其簽訂的協議為準。
圖表3:中國影視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電影業讓人喜的背后,也有讓人憂的一面。首先,此次春節票房的樂觀成績是多因素綜合的結果。而影院整體的上座率仍然較低,在上座率不足的情況下盲目投資建造影院會引起供過于求的局面。此外,銀幕增長率一直保持在高位,雖然觀影人數在上升,但觀影人次的復合增長率卻落后銀幕的增長率。上座率不足將導致分賬收入減少,相關方的經營效益也會大打折扣;其次,諸如愛奇藝、騰訊視頻、樂視視頻、PPTV等新傳播媒體會對傳統的院線造成沖擊。雖說互聯網視頻還不能夠和院線同步播映,但互聯網視頻價格便宜、播放方便、觀看時間不受限制的特點也俘獲一大批觀眾。而家庭影院的普及也會對院線影院造成沖擊。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蘋果或推土豪版ipad 平板電腦是否會 |
電影院線——萬達集團不可或缺的盈利點 |
電影《智取威虎山》好評如潮 徐克導演不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