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捐卵”只為還信用卡 非法代孕產業鏈亟待整頓
生兒育女本是每對夫妻共同的愿望,但高于10%的不孕不育率使這一愿望變得遙不可及,進而催生了“代孕”這一非法產業鏈。國內代孕需求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是夫妻罹患不孕不育癥,為完成自己當父母的心愿;二是部分收入較高人群希望通過代孕生出外貌及智力更為優秀的孩子。
而近日央視曝光的代孕黑產業鏈暴露出這一非法領域的問題。據央視新聞報道,代孕中介取卵對象多在20歲左右,根據卵子質量開價在三萬到十萬元不等,這種“不勞而獲”的方式為中介招來不少高中、大學女學生。這一事件曝光也充分顯露了法律與社會管制在代孕市場的缺失。
1、法律方面
目前,歐洲的法國、瑞士、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均有立法禁止代孕行為;美國、印度、烏克蘭等國則是明文允許代孕,因此這些國家特別是印度成為眾多不孕不育夫妻及同性戀者首選的代孕地;英國則承認代孕人工生殖是合法的醫療手段,但禁止商業性質的代孕,代孕者是孩子法律意義上的母親。而中國與法、德等國一直,禁止代孕。2001年衛生部頒布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當在醫療機構中進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具體如下表所示:
圖表1:國內代孕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這部規范主要針對各類醫療機構,法律后果的承擔者也是醫療機構,而國內非法代孕的運行出了非法的醫療機構外,起更大作用的是代孕中介,他們利用各類手段“撮合”代孕需求者與代孕者或者卵子提供者,在法律空缺處攫取高額利潤。因此,法律法規需以更加明確的規定規范代孕市場的運作,不論是全面禁止或者部分允許。
2、社會方面
非法代孕的橫行一方面來自于代孕中介鉆法律空子,另一方面則是社會對這類健康常識的普及度不高。從央視新聞我們可知,“捐卵”者多為高中與大學學生,她們正處于接收教育的年齡,但卻不知取卵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據悉,取卵前需大劑量打排卵針,取卵過程中手術會對女性健康造成潛在威脅,操作不好可能導致絕育。與中介合作的手術機構多為非法、資質不健全的“黑診所”,無疑增大了“捐卵”著絕育的風險。因此,學校、健康協會及家長都應向孩子普及這些健康常識。
法律與社會的空缺需逐漸補齊,居高不下的不孕不育率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打擊非法代孕,保護代孕者與捐卵者合法權益,同時解決夫妻無生育的問題,是國家與社會各界努力的目標。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醫療旅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疾病治療類醫療旅游市場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其中分析的“上海市醫療旅游產品開發和推廣平臺”推出了“美國代孕”與“美國助孕”服務,成為解決國內代孕非法問題的新途徑。筆者認為,利用醫療旅游來解決代孕的法律問題終究不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姑且不討論今后法律是否會禁止該類行為,高昂的醫療旅游費用使這種方法只適用于高收入階層,因此代孕在國內的部分合法化或將成為發展趨勢。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醫療旅游漸成時尚 國內養生醫療旅游受追 |
治療類醫療旅游市場趨勢前瞻 |
客流反向流動 我國醫療旅游大有可為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