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印發 地理信息產業將受益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 |
2013年地理信息產業四大得意失意企業 |
互聯網巨頭選取手機地圖為突破口 奪取地 |
近日,《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正式印發,對于推進我國地理信息蓬勃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該規劃強調到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有關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建立,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競爭有序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應用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較好成長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擁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產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20年總產值超過8000億元,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地理信息產業產值高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快速提升。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每年保持將近25%以上增速。截至2013年底,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年產值由2009年的931.9億元提升至近2600億元,企業數達2萬多家,從業人員超過40萬人。
圖表1:2009-2013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規模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新增長點顯現,多方切入,商業模式豐富
隨著地理信息的不斷發展,新應用、新服務不斷產生,互聯網搜索和電子商務提供商、通信服務提供商、汽車廠商等紛紛涉足地理信息應用領域,形成了遙感應用、導航定位和位置服務等產業增長點。參與主體的多樣化結合商業模式的創新,地理信息產業正逐步走向應用多元化、深度化的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
地理信息產業結構格局逐漸形成
按照產業活動采用的主要技術,可將地理信息產業分為測量行業、地圖服務行業、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遙感行業、地理信息系統行業五大行業。
圖表2: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細分市場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地理信息產業遠景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
綜合前文數據以及行業相關因素影響分析,前瞻研究院認為,2013年全國地理信息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600億元,到"十二五"末將會超過4000億元,到時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十三五"期間,地理信息技數逐漸成熟,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需求拉動,產業必將做強、做大,年均增長率將保持20%以上,2020年產值將超過1萬億。
圖表3:2013-2020年地理信息產業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地理信息產業相關軟硬件、地理信息位置服務、遙感技術將受益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地理信息軟件也應推動地理信息獲取、處理、管理和網絡化分發服務軟件產品的集成,重點發展基于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適應云計算技術、時空技術、三維技術等的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產品。
地理信息位置服務由地圖將從室外走向室內,未來虛擬化將從個人走向汽車端,形成互聯網與車聯網結合的趨勢。積極發展以移動通信網絡、互聯網和車聯網為支撐,融合實時交通信息、移動通信基站信息等的綜合導航定位動態服務。
遙感技術精度上提高遙感數據的高分辨率,應用上加強遙感數據的社會化應用。在社會化應用方面,繼續加強測繪遙感數據在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利、氣象、海洋、環境、減災等領域的應用,引導遙感數據應用市場從政府、企業、軍隊向社會公眾領域拓展,進一步拓展遙感數據在網絡地圖服務、電子商務等方面的應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