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水平助推農機服務行業發展
農業是支撐我國經濟建設長期發展的根本,每年的政府工作會議中,農業都是政府關注的重中之重。近幾年,隨著政府的重視,政府對農業機械購置的補貼力度也在不斷增加。近兩年,政府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金額均在210億元以上,2014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217.5億元,較2013年繼續增加。
在政府巨額補助資金的投入下,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到2013年底,我國農業機械化率已經達到59%,2014年,農業機械化水平則有望進一步提升,年底有望超過60%。與此同時我國農業機械的總動力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即2012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首次突破10億千瓦后,2013年總動力進一步提升,達到11億千瓦。
在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我國農業機械制造產業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農業機械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長,且自2009年以來,行業銷售收入年增長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2009-2013年間,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2013年,我國農業機械制造行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3471.13億元,同比增長20.60%。
圖表:2009-2013年我國農業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加快也帶動了與之相關的農業機械服務行業的發展。目前,在農機化服務方面,全國出現了不同形態的組織形式,比如農機服務合作社、農機服務協會、農機服務公司、農機專業大戶等。其中,農機服務合作社占據主導。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擁有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16.8萬個。其中,以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為主的農機合作社發展迅速,達到4.22萬個,已成為當前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中堅力量。據統計,2013年年全國共完成農機社會化服務面積約40億畝,占農機化作業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在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規模擴大的同時,農機合作社跨區作業的范圍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已由小麥機收拓展到水稻、玉米機收等領域。農機訂單作業、承包經營、全程托管等農機服務形式日益完善,區域性農機作業服務中心、中介信息服務、機具租賃、農機連鎖經營等農機經營模式不斷涌現,滿足了廣大農民和農機手的多樣化需求。
農機服務行業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農機服務行業也迎來了行業發展的春天,其潛在的市場規模近萬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